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我的武侠心得(2/2)

《彭公案》、《施公案》、《昆仑奴》、《聂隐娘》、《济公传》、《七疆三侠》、《荡冠志》、《聊斋志异》等等。

到了近代,武侠小说走入鼎盛时期,各种专用术语和流派之也出现与这个时期,诸如仙侠、奇侠、情侠、嚼、怪侠等层出不穷,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武侠小说作者与作品,如:张恨水《中原豪侠传》、王度庐《卧虎藏龙》、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蜀山嚼传》、证因《五凤朝阳刀》等等×于他们这些小说的影响力与价值,则可以从金古梁这一代武侠名家的身上体现出来。

这就要说到模仿了,梁羽生在写第一部小说《龙虎斗京华》时,便模仿了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的笔,而陈青云则是尤为推崇王度庐,他的《丑剑客》更是将王度庐的悲彩发挥到了极致,而金庸,不仅将前人的笔法吸纳俱尽,更是将中国古典与西方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和运用,古龙也曾在他的一篇《谈我看过的武侠小说》中说道:“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描写“奔雷手”泰来逃到大侠周仲英的家,藏在枯井里,被周仲英无知的幼子,为了一架望远镜出卖,周仲英知道这件事后,竟忍痛杀了他的独生子。

这故事几乎就是法国豪梅里美最著名的一篇短篇小说的化身,只不过将金表改成了望远镜而已。

但这绝不影响金庸先生的创造力,因为他已将这故事完全和他自已的创造联成一体,看起来是一气呵成的,看到《书剑恩仇录》中的这一段故事,几乎比看梅里美《尼尔的美神》故事集中的原著,更能令人感动。”

即便是古龙自己,也曾说过:“我自己在开始武侠小说时,就几乎是在拼命模仿金庸先生,写了十年后,在写《名剑liu》、《绝代双骄》时,还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我相信武侠小说作家中,和我同样情况的人并不少。”

名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武侠小说的创作天空是无比广阔的,不要介意去模仿别人,模仿是你形成个人格的过渡阶段,吸纳日月星火之光,你才会分外闪亮。

让我们记住这一时期的一些武侠名家吧,他们是:金庸、古龙、梁羽生、诸葛青云、陈青云、萧逸、卧龙生、温瑞安、上官鼎、孙玉鑫(与古龙是好友)、独孤红、司马中原、墨余生、武陵樵子、云中岳、柳残阳、曹若冰、倪匡、高庸等等

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即:武侠小说有着雄厚的历史发展根基,有着最为广泛的读者群,有着一种厚积薄发的冲力,也有着辽远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的武侠并非穷途末路,并非一蹶不振,如今的网络小说固然是百花齐放,但是不论你挑出那一本来,都能从中窥到武侠的影子,闻到武侠的味道,体会到武侠的精神◎为所有网络小说的作者都是中国人,凡事中国人,骨子里都会或多或少的蕴含着一股子武侠精神,或是傲骨不逊,或是自强不息,或是锄强扶弱,或是尚武哲身。

但是武侠又的确到了求新求变的时候了,除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武侠的隽永优美之外,武侠不论是从立意上、情节上、象征性上还是写作技巧与思路上,都应该求新求变了∫曾经给如今的武侠小说定了三个大的类型,即:都市武侠、历史武侠与江湖武侠。都市武侠这一类型目前还比较新鲜,这样的作品还不是很多,历史武侠倒是不少,但大多数则是向架空的方向靠拢,而江湖武侠则是原来的传统武侠的扩展和衍生♀三种武侠类型也将是今后武侠发展的一个总体倾向和走势,但唯有一点是共同的,不论那种类型的武侠作品,不论他的写作条框是多么的天马行空,但是有一种东西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那就是武侠精神,至于这种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每一部作品都有每一部作品的主题,但热爱武侠的读者的眼睛却是雪亮的∏仁是智,自有读者来评断。

说实在的,很多网站都不重视武侠作品,也不重视写武侠的作者,许多作者因此而灰心过,我便是其中之一。不过武侠毕竟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东西,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正所谓:当年明月当年情,今时今日烟雨中,飞雪依然射白鹿,留香如旧笑春。

神州狂徒2008年9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