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十九回 濡须口(上 巧遇良才)(1/2)

建安十六年四月,乔仁大军自出柴桑以后便是急行军向北,以乔仁的意思,此战虽是牵制但也要有点成就才算对得起消耗的粮秣。

大军之中,乔仁悠闲的骑着马儿,嘴里哼着不知名的音律,反正看上去是心情不错的样子。“报,大都督前方十里,就到濡须口了。”

濡须那是东吴的重要军事基地,即使防备长江北岸的重要陆寨,同时还是嵌在长江中的一枚重要战港,北可锁荆江南可控江淮。而濡须的防卫关键就在濡须山和七宝山中间的水口,临河设关口,两山相对,地势险要,又是巢湖的出口,谓之濡须口。

本来,濡须口水寨是要在建安十八年曹艹南攻之时,由吕蒙提议修筑的,但如今却是早早的在建安十五年吕蒙继任都督之后就修筑好了,而且还特设濡须督一名率军五千驻扎在此。

果然,乔仁问道:“如今的濡须督是谁?还是周幼平吗?”

一旁最熟悉的各地驻守将领和江东情况的刘基答道:“回都督,正是偏将军周泰。”

“哈哈。来人遣快马通知幼平叫他准备好饭菜,某家要路过。”

“大军速行,至濡须下寨”“大军速行,至濡须下寨。”

濡须口大寨之中,原本该做于首位的周泰却把首位让给了乔仁来坐。毕竟乔仁当了一年的右都督,可以说是周泰的老上司。乔仁也不推辞,再说他身为护军将军本就比偏将高出不少,再说对周泰这个经常来混酒喝的家伙也不必那么客气。

乔仁方眼望去,见到大堂中除了自家的嫡系将领和周泰的属将之外,还有两人乔仁并不认识。一人丹凤眼、长髯而且面色红润(姑且那叫红润),还有一个人相貌普通并不出奇,看容貌也就和乔仁差不多大,但坐在那里只有一副气度,一看就是经过战阵之人。

周泰见乔仁的眼神停留在这两人身上,顿时挣扎着放下中的酒杯,一拍脑门说道:“瞧我这记姓,都忘了介绍了。来···”

那长相普通的年轻人不等周泰介绍,自己走出席间,对乔仁先施了一礼说道:“大都督,某家留赞会稽人士,受凌统将军所荐,在此等候都督多时了。”

乔仁仔细打量着那自称留赞之人,脑中却回忆起关于他的记忆。留赞,字正明,会稽郡长山人,曾任左护军。少为会稽郡吏,曾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又被东吴大将凌统所引用,任屯骑都尉,诸葛恪东征之时,留赞为前部,会战先陷阵大败魏师,以功升为左将军。后升为左护军。

‘应该是个能堪大用之人’乔仁心中默默念叨,脸色却是做出一副喜色。“原来是正明,既然是公绩推荐,必是大才。来来,仁敬你一杯。”

留赞也是数年以来,默默不得志之人,今曰见到与自己同岁却贵为都督的乔仁,本来就有些自卑。如今看见乔仁这般热情,心里顿时好受了许多,饮了一杯酒后,方又道:“某得公绩将军引荐不甚惶恐,但求为都督效犬马之劳。”

“哈哈!”乔仁大笑道:“正明乃是先锋之才,怎么能如此自薄,来此乃我帐下诸将,正明正好认识一下。”

乔仁虽然知道这个留赞不错,但总不能初来咋到就委以重任,所以乔仁只口不提有何任命,反而让他和下的将领先熟悉一下。

乔仁见识过了留赞之后,越发期待这个长得有七分像关羽的家伙。周泰也是来事,知道那红脸大汉有些许恃才傲物,故而抢先介绍道:“来,乔都督我为你介绍。这位是魏延魏文长。月前,魏兄来到濡须,我见他气势不凡,便与他比试了一下。这一比,还真让我老周大吃一惊,别看魏兄长得斯斯文文,说起武艺还真是没话说,比我老周强多了。”

乔仁心道,果然是他,消失了两年多的魏延,不想出现在了这。至于周泰所说魏延长得斯文,乔仁心中只有吐槽道‘跟你周幼平一比,除了典韦之外,谁都算得上斯文。’

虽然魏延能力超群,但乔仁自己心里却是明白,他是看不上自家的。乔仁这个都督可比周瑜差得远,这个魏延想必是投刘备不成,反而欲投靠孙策吧。毕竟,历史上魏延就曾经在长沙干过一段时间。

“原来是文长兄,文长兄武艺超群,为何还是白身。仁虽不才,但是却喜好举荐贤才,若是文长兄有意,仁可著书一封给兄长推荐。”

乔仁口中的兄长,江东诸将都是清楚,说的是他们的主公吴侯孙策,不过魏延却是不清楚其中典故,还暗自纳闷‘这乔子言是家中独子,哪里冒出的兄长。’

周泰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却清醒得很,见魏延面带疑色,就解释道:“文长啊,都督的兄长就是吴侯。”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