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朱由检的反扑大计(1/2)

归化城旧址,岳讬听着土默特各个部族传来的消息,脸色越来越难看。

还在大同的时候,岳讬的镶红旗就被秦川打残了,幸好,归途中皇太极突然命他前往归化城,暂时统管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收编由青海逃回河套的察哈尔余部,寻找林丹汗的长子额哲和八大福晋。

他本以为能趁此机会吸纳一部分察哈尔余部,补充镶红旗的旗丁,只没想到,秦川竟然北上清水河建军堡,并四处攻打土默特各部,彻彻底底地打乱了他的计划。

察哈尔余部没收几个,额哲和八大福晋也渺无音讯,反倒是土默特几个部族遭遇关帝军的突袭,损失了大量人口和牛羊马匹。

如今,关帝军正兵分两路,朝归化城而来,最迟不超过两天,最快很可能只用不到一天时间,就会兵临城下。

岳讬是寸功未立,却一过来就要面对关帝军和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他才刚吃过关帝军的亏,当然不敢正面硬抗。

更何况,他麾下才两千余镶红旗战兵,就算加上土默特各部的兵力,总兵力都不到一万。

这一万兵马,挡不住火器极其犀利的关帝军。

所以,摆在岳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贝勒爷,快下令退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一旁的鄂木布楚琥尔焦急地催促道。

“是啊,贝勒爷,咱们赶紧走吧。”

“关帝军已经到了云川,离这已经不远了,贝勒爷,快下令退走吧,先避其锋芒,待大汗的援军一到,再打回来将那姓秦的挫骨扬灰也不迟。”

大帐内的各个土默特部鄂托克也纷纷出言劝道。

岳讬暗暗叹了一口气,道了声“退兵”,然后朝下面摆了摆手。

岳讬知道,秦川的目标是河套地区,把这片肥沃的土地让出来之后,再想打回来可就难了。

秦川会把那些坚不可摧的军堡一路修到归化城。

除非皇太极把大金国的精锐都调过来,跟秦川来个不死不休,才有可能夺得回来。

但这是不可能的,皇太极不可能让大金国的精锐消耗在一个无足轻重的水库里,然后被大明捡便宜。

最大的可能性,是议和。

跟秦川议和,让他跟大明先斗个两败俱伤,大金国就在背后捡便宜。

只不过,要想跟秦川议和,谈何容易。

……

岳讬撤兵的第二天清晨,罗大牛和山猫儿等人站在了归化城的简易城头上,远眺南边和西边大量肥沃的土地。

“三当家的,咱们追过去吧。”一旁的山猫儿舔了舔嘴唇,满脸放光。

罗大牛摇头:“不行,出征之际,大当家的就再三叮嘱过,穷寇莫追,切勿浪战,只要把土默特部赶出前套地区就行了。”

山猫儿又舔了舔嘴唇,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们这一趟的斩获并不少,出兵至今共袭击了四个土默特部落,杀敌三千多,俘获人口九千余人,缴获三千八百多头蒙古牛,两万五千头羊,各式盔甲八百余副,骑射角弓和各式兵器近万把,,帐篷一千多顶,皮毛四千多,还有少量的粮食和布匹。

这些缴获全部送往偏头关,包括那九千多人口,也一并送回山西境内,让户政司的人临时安置下来,等秦川彻底占领了河套地区,会送他们回河套,继续半耕半牧。

把归化城能拆走的东西都拆掉之后,罗大牛和山猫儿便领着各自部下,离开归化城,返回清水河。

……

大明京师,紫禁城。

这次建奴入关的问罪和犒赏已经基本结束了,得到犒赏的官员和将领寥寥无几,被问罪的却多不胜数。

摆在朱由检面前的,还有一道难题。

秦川,到底该不该封赏。

那一万多首级送到京城,并堆在一辆辆骡马车上招摇过市时,整个京师都轰动了。

人们纷纷奔走相告,又相互打听,这些首级是何人呈送上来的。

很快他们就问到了,这批首级,是造反的那个山西游击将军秦川呈送的。

据说,他斩获的首级并非只有这一万出头,而是两万三千多级,还俘虏了好多个建奴将领。

消息传开后,整个京师比原先还轰动,大街小巷,酒楼茶肆等无处不在谈论此事,说书先生忙着编故事,把大同那几战描述得惊心动魄惨烈无比。。

在宣大两地千疮百孔之际,秦川却能以一己之力重创建奴,斩获如此多首级,更显得尤为振奋人心。

城里的欢呼声越高,紫禁城里的朱由检眉头就皱得越深。

他当然不想犒赏秦川,那是逆臣贼子,迟早要起兵造反。

可是,不犒赏又说不过去,毕竟那是一万多首级。

除非他再次跟秦川撕破脸皮,直接派兵攻打对方。

为了此事,朱由检已经召集内阁、兵部、吏部等众多官员议论了好久。

最后,朱由检命人拟了一大堆圣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