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林中生死斗(上)(2/3)
,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此,在那几个月里,张公公在“两步登天”的修炼上,帮了秦风和令狐翔很多;有好几处的要害瓶颈,都是张公公自己先仔细研习过后,才协助这俩小子给突破的。>
什么?你问这秘笈拿给张公公白看是不是便宜他了?>
害,人家张公公自幼入宫,练的是“有一定修炼条件的大内绝学”,且目前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功力在身,会稀罕你那个?>
“两步登天”之所以让那些二三流的武林人物趋之若鹜,有三成原因是因为它属于“上乘内功”,还有七成原因,是因为它已“失传多年”。>
众所周知,在武林中,一门上乘的武功,约等于是一张开宗立派的通行证。>
虽然没有上乘武功也不代表你就不能开宗立派了,但那经营难度上差别是很大的。>
而“失传多年”这一点,则表示这门武功正处于“不属于任何门派、有能者得之”的状态,换言之,这几乎就是一张谁捡到归谁的、可以让武林底层人物实现阶级飞跃的门票。>
所以当初以江守正为首的那帮乌合之众才会聚在一起,兴师动众地把这当个事儿办。>
但对于张季慨这种对武林事没啥兴趣、也无甚多瓜葛的人来说,这武功就没有什么价值;练不练的……也不会让他的上限有什么提升,要不是为了能指导秦风和令狐翔,他才懒得去学。>
当然,也正因为有这么个无私的、又足够强的老师,秦风和令狐翔的内功修为才会在短时间内有了巨大的进步。>
且不仅仅是内功,张季慨对秦风的招式也做了些指导(令狐翔的招式同样是他无法指导的)……>
可能有人已经忘了,张季慨的剑法造诣,是林元诚也认可的“强大的剑者”级别,也就是……至少和独孤永平级的水准。>
在张公公的调教下,秦风那初承天剑门、后又被萧准敷衍地教过几手的剑法,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剑术,这也是为什么,他现在使出的招式,是三霄所不识的。>
“大哥,他说得好像有道理……”经过了几秒的思想斗争,那碧霄已打起了退堂鼓,他小声对赤霄言道,“要不我们还是……”>
嗖——>
这边他话还没说完呢,三字王的细剑已到了他喉结处。>
要不说这杀手不讲武德呢,说出手就出手,一声不吭就要人命。>
三字王这身法和出剑之快,时机和招式之精,又是出乎了对手的意料。>
好在,碧霄说话归说话,那戒备还是没放下,在最后的一刻,他还是连退带挡地扫开了这次攻击,逃过一劫。>
而他身边的赤霄也是眼疾手快,趁着三字王刺杀碧霄未果、收招之际,立马朝着三字王侧方发动突袭,抬手便祭出一式“雨僽风僝”。>
这一式,实中有虚,虚内藏实,一式发出,后有十余种变化,攻势一旦展开,便连绵不绝、虚实交替、让人难以招架。>
像这种将“精妙”发挥到极处的剑法,一看就是萧准的真传。>
只可惜,赤霄不是萧准,他虽是学会了这招数,却没有授剑师那妙到巅毫的精确控制力和预判……>
下一秒,三字王根本不用眼看,就将手中细剑朝侧面一荡,剑尖轻点对方的剑刃,让那一式偏折了半分。>
这半分,便是咫尺天涯。>
赤霄手中的剑锋在偏了些许之后,进前的一刺便从三字王的肋下擦过,未能伤到对方。>
赤霄马上也做出反应,运力扯腕,再接横斩之变化。>
但躲过那第一发突袭的三字王,这时已调整好了体势,可以转身对招了,而这,就进入了他所擅长的领域。>
要说剑法绵密、精确、虚实变化……那三字王自创的这套快剑——“细无声”,也同样是名动武林的绝技。>
一对一拼硬实力,我是干不过萧准,但我还干不过你赤霄吗?>
乒乒乓乓——>
铮摐声起,剑光纷飞。>
转眼之间,两人已过二十余招。>
同样是以“精”、“快”、“险”为剑理的两套剑法,斗至此处,也并不见高下。>
但,若论用剑之人对剑法的熟练度和发挥,三字王比起那赤霄,强了又岂止倍蓰。>
故而,二十招过去,赤霄败相已现……>
而另一边,刚刚被击退的碧霄,在赤霄和三字王打起来的时候,就已经被见机冲上来的令狐翔和秦风双双缠住了,打到这会儿,他以一敌二,也有点陷入劣势。>
要不是令狐翔那剑法擅守不擅攻,恐怕碧霄败得要比赤霄还快。>
至于那断了臂的青霄,这会儿已经无力地瘫靠在了远处的一棵树下,虽然他已靠自己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