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章 礼物(2/3)

答应给她带好吃的,陈冬儿才闷闷不乐地应了。

端午节到快到了,家里人都要做新衣服,阿爹阿娘不知道胖了还是瘦了,再加上玉竹是小孩子长得快,玉兰没法估量她的尺寸,都得一一重新量过。

至于布料反倒没什么好担心的,玉兰老早就叫玉梅留意了,到时候会提前寄回来。

本来布料可以直接在贺晓霜的店里买,不过贺晓霜一定会把这些当做自己练手的材料不肯收钱,玉兰觉得这样很不好,总有一种占人家便宜的感觉。

虽然贺晓霜大方,但不表示玉兰可以随意把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使劲嚯嚯,那也太不讲究了。

玉兰平时就很注意这一点,她练手做出来的衣服都是挂在店里当成衣卖的。虽然是练手的作品,但是做工一点也不差,只要贺晓霜不说,没人知道这些衣服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做出来的。

反而因为款式都是玉兰亲自设计的,很是时尚美观,往往挂出来不到两天就被人买走了。

鉴于此,贺晓霜更大胆地放手让玉兰自己做衣服了。

现在,玉兰正尝试将一些国风的元素加入服装里面,想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得有自己的特色,玉兰坚信这一点。

李爱华去菜地里除虫还没回来,家里只有奶奶和玉竹在家。

玉竹自己玩着布娃娃,奶奶就在一边看着。玉竹已经两岁了,走路很稳当,说话也很利索了。看见玉兰进来,就扔掉玩具跌跌撞撞的跑向她,嘴里还喊着:“姐姐。”

玉兰顿时觉得心软成一滩水。

上次回来玉兰觉得小丫头对自己陌生了许多,玉兰就跟贺晓霜说了每周要回来住一个晚上陪着玉竹,贺晓霜没有不应的道理。

玉兰每次回来过夜都自己带着玉竹睡,一段时间下来,小丫头熟悉她的气息,现在看见她就高兴地往她身上扑。

奶奶问玉兰:“今天回来有事?”

很平常的一句话,可是玉兰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很委屈了,感觉自己……成了这个家的客人了?

这么想着,玉兰心情就不太美妙了。

奶奶看玉兰突然情绪低落的样子,心中了然。她伸手摸摸玉兰的脑袋,安慰她说:“别想太多,雏燕长大总要自己飞的。你就把自己当成大哥大姐一样,提前适应离别吧。”

玉兰苦笑,并没有被安慰到呀!面对奶奶殷切的目光,玉兰除了点头还能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李爱华回来了,头上戴着斗笠,脸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穿着长袖长裤,手上还戴着手套,全副武装的样子,背上背着喷洒农药用的大喷壶。

她一边往地下放东西,一边对玉兰说:“你小舅舅寄了一包衣服过来,说是今年自己厂里新出的款式给你阿姐过节穿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衣服,包裹都没拆,放在房间里。你走的时候记得带走,到时候让人捎给她。”

玉兰看着李爱华,李爱华顿了顿,又不情愿地加了一句:“没给你们俩买衣服……”

玉兰似笑非笑。

“……寄了钱让我给你们俩自己买衣服。”李爱华补充到,“你俩小孩子长得快,衣服又多,我就不费这个钱了,先给你们存着。”

玉兰哦了一声,点点头。

李爱华有点脸红,不过她刚从地里回来,脸本来就晒得红通通的倒看不出来。

这二丫头越来越不好糊弄,到底像谁?

玉兰看阿娘心情很好的样子,顿时压下心底的疑惑。

小舅的服装厂开了很多年,往年也没见他给阿姐寄过衣服,今年怎么突然想起给阿姐寄衣服了?

难道是因为过年那一出,小舅心里过意不去?玉兰想了想,也只有这个理由能说得过去了。

算了,只要阿娘开心就好了。

可是玉兰不知道,她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起因就是那一个包裹。但此时她并不知道,还是开开心心地陪着玉竹疯玩。

晚上陈力从山上回来,带回来一堆野果。

有淡绿色的茶饵,肥肥厚厚的饵片,青翠多汁;也有白色的茶桃,有小儿的拳头大小,形状很像桃子,据说茶饵和茶桃都是是油茶树病变的产物,却是农村的孩子不可多得的零嘴,能让很多小孩子馋得流口水。

玉兰记得以前自己经常跟小伙伴上山去采来吃,此时再看到这些东西,真是满满的都是回忆呀。

还有一种吃起来味道酸酸甜甜的野果,长得很像草莓,不过个头比草莓小,当地人叫四月泡的。

玉竹吃了几个茶饵就不吃了,抓了一粒四月泡放进嘴里,被酸的直打哆嗦,滑稽的样子逗得玉兰哈哈大笑。等玉兰再喂她,小丫头就把嘴巴抿得紧紧的,怎么也不肯接了。

家里大人不吃这些野果,玉兰也过了贪嘴的年纪,就毫不客气地全部用竹篓装了,准备拿去哄陈冬儿。

陈冬儿看到竹篓就霸着不放了,玉兰好说歹说陈冬儿才恋恋不舍地把竹篓里的果子交给她拿去洗,把一个吃货的本色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