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六章 极度繁忙(2/3)

的。

但好在肉嫩,味道还过得去,鸭皮的酥脆程度也算勉强过关。

后来经过宁卫民和日本的供货商仿佛沟通,那边也答应说可以供货。

只是提出,这种鸭子都是散养的,是京都的特产,要弄到东京来,经济代价不小。

最低价四千二百円一只,每天至少二十五只的订购数量。

得,就这个价儿,都顶超市里的三只加拿大鸭了。

关键还是体量上这京都鸭子和别的鸭子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这玩意大的才五斤毛重,做成鸭胚也就三斤冒头,比鸡大不了多少。

但没办法,小鬼子小鬼子,什么都小,这已经是当下力所能及找着的最佳替代品种了。

至于再说到鸽子嘛……鸽子就更甭想了。

在日本吃鸽子可是违法的。

宁卫民要真敢在日本卖这玩意,就得坐牢罚款,距离关门不远了。

所以可想而知,这年头在东京要想把华夏美食做得不走样,有多么困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材料难找到合适的不说,关键还挺贵。

哪怕按当下的官方汇率算,这都合八十八元人民币一只鸭子,五十元人民币一只鸡了。

这样的采购成本,做出菜来能不贵吗?

哪怕日本人,大多数也吃不起啊。

何况一个饭庄所需的菜单,哪怕菜品再精简,也得有个六七十样才像话。

那牵扯到的食材能多达数百种,如果都这么一一选定,得耗费多少精力,多少金钱?

光这件事的工程量就大了去了呀!宁卫民他能不累吗?

但这还不算什么呢,后面的事儿更多。

大体上的原料缺定了之后,宁卫民还得赶紧去制作日、中、英、法的四语菜单。

随之确定餐具款式、摆盘方式和服务标准的工作也就随之而来。

偏偏服务人员的数量也不够,与此同时,宁卫民还得抽时间来招聘人手。

毕竟国内调来的嫡系大部分都是厨师,这么大的餐厅,如果光指着刘建兴他们有限的几个人根本没戏。

他只能聘用一些有日本人,来扩充属于自己的伪军啊。

好在既然定性是伪军,那就没指望这些人能打硬仗。

专业技术方面不用多么过硬,也不需要丰富的相关从业经验。

真正需要他们做的,只是门口迎客,与日本顾客正常沟通,负责点菜罢了。

只要性格乐观,勤快点儿,服从管理,英语水平能和华夏员工进行工作方面的基本沟通就差不离儿。

不过也是因此,两国员工收入上的巨大差距,却是个充满隐忧的麻烦问题。

别忘了,这是日本经济高歌猛进的鼎盛年代,东京的平均工资是很高的。

尤其是服务业,工作谈不上稳定长久,还得赔笑脸。

像如今东京高级餐厅的一般员工,月收入二十五万円左右。

资深员工和管理职甚至能高达四十万円,远远超过了在一般公司就职的白领。

而且对于日本人来说,给华夏人打工或许也存在一定心理障碍。

反正与日本本地的餐饮企业相比,宁卫民要不多开点工资,人家肯定不给他干。

那他至少得用多出三五万円的价格才能雇到人手。

可反观来自国内的嫡系部队,那就立刻显出不平衡了。

以杨峰和江大春为例,他们在坛宫的厨师里工资是一流水平,在国内也是毫无疑问的高收入群体。

每月工资差不多能有一千块人民币,坛宫独有的节约奖金还有八百左右,全算上差不多一千八九。

出国后没了这笔奖金,有出国补助每月有五万円。

算起来他们现在比国内还要多拿一点,能有两千冒头了。

但即便如此,和日本人的收入比较起来仍不够看。

二十八万円,目前可相当于六千多人民币,这里外里差哪儿去了!

合着小卡拉蜜干着碎催的活儿,拿到手的钱却是大拿们的三四倍,这哪儿说理去?

当然,这倒是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力成本上的优势,毕竟国内员工占大多数。

但问题是,这种便宜是不好占的,因为太过不公平。

宁卫民要视而不见,时间长了,难保人心尽失,华夏职工情绪上不出问题。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搁宁卫民身上,他也会想不通。

所以怎么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