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反差(2/3)



“安全感?”韩常子对这个特殊的用词感到费解。

“是的,我是个孤儿,不怕您笑话,过去我对生活的理解,刚性和冷漠的东西居多。我不但孤独,还总是充满焦虑和躁动,情绪多少有些不稳定。多亏庆子带给我了柔和温暖,是她对我的回护和关照,才让我有了温存的体验,对于生活的美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跟她在一起的时候特别轻松,人也变得更充实了。而且她很有才干,不仅是演戏方面,许多我没有想到的事都多亏她的提醒,她帮了我很多。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和她,是否怀疑我们的感情,是否觉得我们年龄有差距。反正对我而言,庆子是无法取代的人,也是我唯一认准愿意共度一生的人。要是没有她出现,我根本就不会有结婚的念头。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我已经离不开她了,所以我才需要恳求您的恩准……”

宁卫民毫不避讳地自曝其短。

尽管在韩常子看来,什么“非你莫属”之类的话有些理想化和走极端,不能当真。

甚至因为知道他的孤儿身世吓了一跳,不免猜测他对女儿的好感很可能来源于母爱的缺失。

但话说回来,这份诚意是能够实打实感受到的。

而且即便是年龄问题无法回避,但如果宁卫民所说不假,那么不管对错,这样的年龄差反而会对于婚姻产生好的作用。

“成家立业,有这个想法很好!不过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困难?”

有的问题确实让人一时难下判断,那么索性也就不想了。韩常子把关注点又放在了其他方面。

“现在的年轻人在东京成个家可没那么容易,何况你还是个外国人。能在东京待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想必有点吃力吧?那么你对自己的未来到底是什么规划的?”

这话问得很巧妙,没有让人难堪的话。

但潜台词其实是问宁卫民是不是个软饭男。

这一点不奇怪,目前日本和共和国的国力对比太过悬殊。

以宁卫民的身份,作为目前极少数来到东京的幸运儿。

按照常理,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工作机会的。

偏偏他看上去过得还挺滋润,那要不是松本庆子的缘故,他怎么可能像活在蜜糖罐里一样?

让谁去想,也会这么认为的。

那么作为母亲,作为最了解女儿性情的人,常子自然会担心宁卫民会成为吸女儿血的寄生虫。

特别是他刚才还明目张胆地宣称,他已经离不开庆子了。

这话要不是出于感情,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那可就太恶心人了,是绝对的差距婚姻。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经济方面却恰恰是宁卫民的长项。

“这方面一点都没问题,如果我想的话,在东京安个家,过上稳定的生活绰绰有余,是随时可以办到的事。哪怕日后庆子不再演戏,不再工作。我也不会让她为经济问题而担忧。”

宁卫民这话对于韩常子来说,听着可有点大了。

不可置信下,她不觉惊讶轻呼,“什么?你说什么?”

餐厅里有很多其他的客人,身边也有服务员,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又不免显得过于市侩。

所以眼看有人关注过来,宁卫民决定只暴露自己财富的冰山一角,含含糊糊地对韩常子透露。

“不瞒您说,我的收入并不比庆子低,而且在东京已经有了可以收租的不动产。离这儿不远就有两处。分别在二丁目和五丁目,一家是餐厅,一家是公寓宿舍,都加起来差不多三百多坪吧……”

“这……怎么可能?你……你到东京有多久了?”

韩常子很艰难地恢复了镇定,但仍然感到匪夷所思。

不为别的,如今的东京的地价都涨成什么样了,尤其是银座这样的地段。

一平米都要上千万円!

宁卫民的话等于是说他有至少上百亿円的身家。

上百亿円啊!

而且还是随时可以变现的土地资产!

这可比什么公司、企业、工厂都要可靠的东西。

他一个外乡人,天知道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宁卫民当然能理解常子的感受,继续解释到。

“我受雇于皮尔卡顿公司,是去年年中来到东京的。之所以来这里,是为了推广公司的拉杆旅行箱和为公司和华夏几家单位投资的高档中餐厅开办分店的。所以不同于大部分华夏人,我的年收入较高,还有额外的分红可拿。另外我自己也有点积蓄,大概十一亿円左右吧。我来东京后又恰巧赶在了地价狂涨之前买了地产。原本就是为了给餐厅做经营,给职工做宿舍的。期待的是能收点稳定租金为个人赚外快的。没想到这个决定就像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