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必须花掉(2/4)

我们在海外有投资啊,而且还通过投资挣了大钱,我们这次出去是为了扩大战果,为国家赚回更多的外汇。

甚至连出国的费用都不用麻烦国家,不用申请外汇额度,我们自己的开销自己解决就行。

谁还能说出去一趟不应该呢?

所以说白了,主打的就是一个扬眉吐气,就一个字儿——牛啊!

当然,他们自己也明白,这是沾了坛宫饭庄的光。

更具体一点,其实是沾了宁卫民的光。

此时再回想起当初宁卫民一意孤行要去日本开拓市场,想起当初天坛园长力排众议表示的完全信任和坚定支持。

两家单位上上下下,有一个算一个,谁又能不对这两个造福于大家的人满怀感激,心怀敬佩呢?

也是为此,这次服务局的一把手把谦虚礼让的美德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了不和天坛的老园长抢风头,“一把手”不但找了个事务繁杂,脱不开身的借口推脱没有来,而且还额外嘱咐了下属金副局长几句。

提醒他要在外分清大小王,一定尊重老园长,各项事情要以园长的意愿为主。

不得不说,这位局长的头脑还真是清楚极了。

第一批人是探路的,他下次再来只会条件更好,绝不可能待遇变差。

只要坛宫饭庄能继续做外汇奶牛,那出国的机会就少不了。

他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不妨发扬发扬风格,既能周全几方的情面,还透着大度从容,总有明白人会承他的情。

而这些有幸成为“斥候”的人呢,自不必说,无论是什么职务,对待宁卫民的态度是无不亲热。

不管背后里,这些人对宁卫民给职工大幅补贴的事儿持个什么态度,有没有说怪话,有没有唱反调。

反正今天来了日本,每个人都对宁卫民笑得跟向日葵似的,态度比在京城的时候还要和气几分呢。

这既是因为他们心里承情,有一份感谢在。

同时也含有一层出门靠朋友,还指望宁卫民更多的意思。

总不能在这种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反而把招待他们的地头蛇给得罪了吧?

如果真有谁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来,那他压根就该回到基层当老百姓去,因为根本不具备干部的基本素质。

这不,宁卫民要大家伙帮忙把行李箱送上机场的包车时,这些从来只会吆喝别人干活的主儿,没有一个有口吐怨言的。

排队上车的时候,更是个个乖巧得跟孩子一样,展现出了极高的组织性纪律性。

总之,宁卫民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假如这个世界上真要是有模范游客的奖项,那他们理所应当获得名次,拿到奖项。

当然了,反过来宁卫民也对得起他们。

当大家都上车坐好,日本司机听招呼发车后,宁卫民所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举起了日本导游的喇叭当众宣布——发钱!

如同当初接待坛宫的首批职工一样,宁卫民先拿出了一沓子信封给大家做见面礼。

钱已经提前装好了,他把信封交姚培芳,由她负责人手一份的发下去。

随后宁卫民则举着喇叭继续跟大家解说。

“各位领导,信封里是我给每个人准备的十万日元,小小心意,不成敬意。现在由小姚给大家发下去。不过请大家一定不要误会,这并不是各位在日本的生活费啊。在日本的所有费用都不用大家操心,除了每天三顿正餐和住宿、交通的费用,就连我们一会儿去为大家采买这几天用的随身物品,毛巾啊,牙刷,拖鞋,什么的,也不用大家花钱。这钱说白了就是让大家在行程里随手花掉的,发在每个人手里,会方便一些。”

这个安排绝对的迎合人心,当场就换得了一片掌声。

有些人甚至都叫起“好”来了!

乖乖!十万日元,那就是好几千块!

来日本什么都没干呢,每个人先落手里两年工资随便花,这谁能不美?

能保持淡定,没欢呼万岁就不错了!

不过常言道好事多磨,别看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爱钱,可老干部的觉悟不一样。

像天坛园长就是个讲原则的老派人,老爷子的地位也在这儿呢,脾气又直,说话完全没有顾忌,他居然给拦了一道。

“哎,先等等,等等。卫民啊。这个不大好吧,现今出国的条文上有规定的。出国人员不发零花钱,也不能用人民币平价兑换外币。你这么发钱可是要犯错误的……”

这话一说,车里本来兴奋热烈起来的情绪就有所降温。

别说大家都不言语了,就是先一步拿到信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