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创业(求推荐)(2/3)

上人群之中,几个皂衣吏员离开码头,向城门走去,走着走着,停下脚步。

在他们面前不远处,有人在路边一食摊前排起长队,其中多为少年,看样子是排队购买那食摊的食物。

食摊上竖着一个招幌,其上画着个大鲶鱼。

那鲶鱼的图案极其夸张,嘴巴很大,咬着竹筒。

所以看上去就是大鲶鱼咬竹筒的图案,让人印象深刻。

吏员之中,公干归来的吴吏曹,目光落在队伍前列、正站在食摊前的一个背影。

那背影他认得,正是鱼梁吏李笠。

年前的“鱼腹藏书”事件,吓得吴吏曹不轻,所以他一见李笠就来气,眼下见着李笠排队买小食,气不打一处来。

如此悠闲,居然还有闲钱买小食!

吴吏曹知道李笠如今专给鄱阳内史之子柳偃捕捉鲢鱼,不需要承担每月鱼获定额,说实话他很不爽这小子如此惬意,所以缓缓向前走去。

要借机骂几句。

李笠转身离开食摊,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着:“好吃,真好吃,得多买些....”

跟在旁边的武祥,有些尴尬的看看左右。

他也学着李笠说话,但说话的音调有些怪,明显的底气不足,仿佛做贼心虚。

当然心虚,武祥从没见过如此不要脸的“自卖自夸”。

李笠见有人走过来,用手肘捅了捅武祥,然后一脸陶醉的继续喃喃:“好吃,真好吃,得多买些...”

从身边经过的路人,听得这么一说,不由看向李笠手里拿着的竹筒,随后看向食摊,看着食摊前排起的长队。

那人来了兴趣,问李笠:“小兄弟,你买的是什么?”

李笠回答:“吃的,竹筒饭,竹筒鱼饭,可好吃了。”

那人见李笠一脸笑眯眯的样子,看看他手中的竹筒,愈发感兴趣:“竹筒饭?没听说过呀?”

李笠赶紧鼓吹:“对,就这一家有卖,别处买不到的。”

那人听了,赶紧去排队,武祥在一旁,见李笠又招揽到一个生意,真是佩服得紧。

李笠为了给大鲶彭的食摊招揽生意,想了个主意,那就是让人假扮顾客,在食摊排队买竹筒饭,营造出生意兴隆的样子。

那么,过往行人见了,肯定就会起兴趣。

假扮顾客买东西、营造人气,这样的假顾客被李笠命名为‘托儿’,而为了省钱,李笠拉着武祥一起‘做托’,向旁人‘宣传’,以便快速为食摊聚拢人气。

许多人喜欢凑热闹,如今见着食摊生意如此好,又见招幌上画着咬竹筒的大嘴鲶鱼,再听‘托儿’说是闻所未闻的‘竹筒饭’,十分好吃,很容易来兴致,纷纷去排队。

李笠继续向前走,却迎面撞见面色阴沉的吴吏曹。

吴吏曹看着李笠手中拿着的几个竹筒,问:“李笠,你买的是什么?”

亲自排队做托的李笠当然不能老实交代,赶紧说:“啊,上佐,小人...小人在买夕食。”

吴吏曹冷笑:“夕食?你如今颇有闲钱嘛,在外面食摊买饭菜吃了?”

“上佐,如今天色已晚,回郡廨的话,就只剩下残羹剩饭,小人便只能在外买些小食....”

“李笠,方才你嘴里嘟囔着什么?念经么?”

“上佐,这...这竹筒鱼饭很好吃,上佐要不试试?”李笠说完,将手中一个竹筒递过来。

吴吏曹把注意力转到他手上,发现这竹筒为正常的一节长度,有三指宽,散发着热气和香气。

奇怪的食物,莫非是以竹筒做容器,装着鱼肉和饭?

吴吏曹如是想,看着李笠:“这东西有甚好吃的?不过是以竹为碗罢了。”

“上佐,这是把鱼肉和生米放到竹筒里一起煮熟的,唤作‘竹筒鱼饭’,味道可香了,不如尝一尝?店家已经给竹筒开了个口,很方便的!”

“去去去,一边去!”

“上佐,这竹筒饭真好吃...”李笠将已经被砍了两刀的竹筒掀开,随即一阵香气扑鼻而来。

吴吏曹和几位吏员闻了香气,原本鄙夷的表情消失不见,李笠赶紧趁热打铁,将揭下来的竹筒片做勺子,斜插到开口的竹筒里:

“上佐请尝尝。”

吴吏曹接过竹筒,只觉竹筒筒体温热,然后试着吃了一口,只觉这鱼饭味道不错。

稻米香味、鱼肉香味夹杂着竹子的清香,闻起来感觉不错,吃在嘴里,感觉更不错。

“不错啊,这竹筒鱼饭....”

吴吏曹喃喃着,早已忘记找茬骂李笠,就这么站在路边,吃着新奇的竹筒鱼饭,其他几个吏员,分别从李笠和武祥手里接过竹筒,细细品尝起来。

竹筒为碗,竹片为勺,吃起来很方便。

鱼肉鲜嫩,好像没有什么刺,用的鱼应该是黄芽子,所以吃起来很方便,不需要慢慢挑刺。

最主要的是味道不错,分量合适,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