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当世(3/4)

现如今镇南关也不会落入楚人手中。”

“但成国若是不败,末将和侯爷也很难出现在这里。”

“不一样,司徒雷还是有大志向的,他若不早逝,一切,皆有可能。”

当年,

司徒雷其实和大燕已经有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成国成为大燕的附属国,司徒雷从天子降格为国主。

若是真成了,到时候就是燕军汇同成国兵马,一路从镇南关入楚了。

“那个丫头,挺聪明的。”

靖南侯想说什么,那郑伯爷自然就得陪着说什么。

“是,也正是因为她聪明,所以我才敢抓了她后再放她回去。”

“用不了多久,你平野伯这次壮举,将传遍整个天下,你,总是能给本侯惊喜。”

“都是侯爷您教得好。”

“再趁热打铁吧,再与你一年时间,帮本侯将这镇南关给啃下来。”

“侯爷,要两年。”

上一年,是存活,目标已经完成了。

这一年,雪海关的主题将是发展,各个作坊开起来,商贾之路要畅通且要繁忙,人口、军力、自给自足能力,各方面都需要发展到一定高度。

而后年,才是真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两年。”

田无镜对这个时间,不置可否。

二人行进,已经距离大营很远了,开始不断遇见外围的哨骑队伍。

白日里,楚军似乎打算扩充一下自己的势力范围,想要对外延伸一下自己的触角,却被靖南军给强行遏制住了。

这并非是楚人忽然想不开,想要找一些刺激,而是战阵之上,就算是防御,也没有完完全全固守在城墙上的道理,且楚军军力也算充足,并不希望镇南关完全成为一座“孤城”。

一旦被完全压缩回去,说得不好听一点,燕军完全可以派出小规模的骑兵,直接从镇南关下入楚到上谷郡去打一打草谷。

一座镇南关,只不过是横亘在晋地和楚地最为通畅的平原和山地的交界处,并不是说镇南关将楚地给防卫得密不透风。

否则,郑伯爷这次是怎么回来的?

当然了,郑伯爷走的路,不适合军队前行,但如果再向东靠一点,道路就会好走多了,楚人也必须要控制那段区域。

所以,就是要派兵深入,可能也就是几千骑吧,一万是最多的了,因为主力不可能在镇南关没被攻克时就前插进去,否则很可能就出不来了,军事战略上也就直接陷入了被动。

当然了,镇南关那儿的楚人大将军年尧也不会愿意这种事发生,因为这会使得他和朝廷,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所以,年尧哪怕明知在野战上不敌靖南军,却也依旧要不停地逮着个机会就往外扩一扩,试探一下。

再往前,就要遇到楚人的斥候了。

但郑凡没有提醒侯爷,而是默默地将弓箭卸下,准备警戒。

“陛下的想法,也是在两年后,乾楚,必先破一。”

燕皇很急,这一点郑凡早就知道。

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渴望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将大燕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推进下去。

两年,灭一国。

“朝廷现在衡量的,是想攻楚还是先攻乾,陛下,是想先攻乾。”

乾国的富饶,可谓是四国之最。

吞并乾国,也是燕皇毕生夙愿。

“我还是觉得,先攻楚,最为合适。”郑凡说道。

“为何?”

“攻乾,可能就用不上我了。”

这是明明白白的私心。

一旦朝廷打算全力攻打乾国,那么郑凡作为戍守在大燕最东北角的一位伯爵,所能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很大概率就是帮西线盯着楚国的动向。

若是战局出现问题,自己甚至还有可能被一道圣旨率军千里迢迢跑到乾国战场去,那是最亏本的仗,因为战场距离自己的老巢,实在是太远了,地盘打下来了,你也占不了,劫掠所得还得千里迢迢再运回去。

至于功勋、名望什么的,在抢回公主后,郑伯爷已经不缺了,他现在缺乏的,是实力。

“本侯也觉得先攻楚最为合适,乾国三边,抵我大燕银浪郡,乾国之富,让我大燕如鲠在喉,灭掉楚国后,就算一时无力继续攻乾,我大燕下一代,也不至于会懈怠。

打仗,得捡软柿子先捏,但灭国,得选硬骨头的先灭。”

“是,侯爷。”

前方,已经出现楚国哨骑了,只不过对方只是远远地在观望着,因为这两骑过来得,实在是姿态过于轻松了一些。

田无镜还在继续前进,郑伯爷依旧紧随。

附近,哨骑出现得开始越来越频繁,甚至,已经出现了五十人建制的哨骑。

鎏金甲胄,

胯下貔貅,

来者何人,

已经极为清晰。

燕人南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