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来化学(1/2)
晚风徐徐,湖滨食堂旁笼罩着明黄的街灯,岸边杨柳枝条微微摇曳。>
一轮玉盘悬于湖水上,不少天文系的学生,在岸边架设了天文望远镜,遥望那瑶台之上。>
此时金镜正圆,广寒宫中也无姮娥与玄兔,但古人奔月之妙想,成今人登月之精神。>
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湖面上,和湖滨街道的灯光交相辉映。>
谢清和程存武拿着餐盘,坐在一个小亭子里面,一边欣赏着贝尔湖的街灯月色,一边享用餐盘中的美食。>
看着天文系的学生,在观看月球的情况,程存武喝了一口红豆汤,笑着说道:“阿清,你说这普通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雨海虹湾中的广寒宫基地吗?”>
“应该不可能,广寒宫基地才5个舱,虽然后续会展开到7个舱,体积并不算太大,专业的高精度天文望远镜,或许可以看到模糊的轮廓。”>
程存武憧憬地感叹起来:“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就会见证月面都市的出现。”>
“早着呢!”谢清擦了擦嘴巴,笑着解释道:“月面基地的补给是一个大问题,除非解决月球环境下的工业化技术。”>
程存武也无奈的点了点头,俩人都是学习材料学,自然了解其中的难题。>
别看人类在蓝星内部,实现了工业化,但蓝星内部的工业技术,是不可能照搬到月球上的。>
单单是星球引力不一样,就足以造成天差地别的结果,更何况还有亚真空环境下的散热问题,月球本身又缺乏一部分矿物。>
特别是化学反应中需要的三酸二碱,还有水、高分子有机物之类,这些原材料,要么月球缺乏原材料,要么需要重新调整合成技术。>
整体而言,要在月球上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难度绝对非常高,难度不亚于当年国内建立第一套工业体系。>
就算是实现了水、三酸二碱等原材料的生产,后续工艺还需要调整和研究,这不是一两个环节的修改,而是一整套化学工业的调整。>
除非人类可以实现人工重力和人造生态圈,问题是这两个技术,同样需要化学工业的支持,人工生态圈还好一点,人工重力目前只能在超大型空间站中,利用离心力来模拟。>
至于科幻电影上的人工重力技术,以人类此时的科技基础,还是洗洗睡吧!>
要是可以人造重力,黄修远早就拿出来了,还搞个屁的化学能运载火箭,反重力飞船不香吗?>
因此,太空低重力环境下,化学合成技术的难题,需要新技术和新思路,传统合成技术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星际时代了。>
吃下最后一块黑椒鸡排,谢清消灭了一盘饭菜,打了一个饱嗝:>
“嗝!”>
程存武也吃得差不多了。>
湖滨的晚风微凉,竖立在湖水中的十几台大小风力发电机,在东南风吹拂下,慢吞吞的旋转着。>
突然不远处,一道街灯忽明忽暗闪烁着,十几秒后,灯泡似乎出问题了,彻底熄灭下去。>
谢清看着那熄灭下去的街灯,静静地发呆起来,脑海中一个念头浮现出来。>
灯光……>
电灯泡……>
“怎么了?”>
清醒过来的谢清,并没有回答什么,而是将盘子推开,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登陆了燧人学刊的官网。>
他输入自己的学号,立刻在燧人学刊中,检索“电场”、“光化学”、“合成”之类的论文。>
此时程存武也挪了挪椅子,看向谢清的笔记本,看对方在搞什么。>
笔记本的页面上,弹出了一系列的论文,有燧人系内部的论文,也有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文。>
电场化学合成技术,确实是近些年来的一个新方向,只是这个技术目前并不成熟,也没有太多成体系的理论。>
他看了一遍两百多篇论文的题目和概述,发现这些论文,都没有形成体系,该方向的学者或者科研团体,其研究项目,看起来非常零零散散,很难整合和关联。>
偶尔有一些亮点,也是集中在个别化合物合成上,或者某一个合成环节上。>
“你想研究电场合成?”>
谢清想了想回道:“直觉告诉我,电场合成是星际时代化学合成的未来。”>
“何以见得?”程存武好奇的问道。>
“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传统化学合成技术的反应链条太长,这提高了条件限制,现在上月球都困难重重,未来还要去小行星、火星之类,各种各样的宇宙环境,按照传统化学合成的技术路线,那岂不是要一个地方定制一套方案?”>
正如谢清所言,传统化学合成技术的复杂合成路径,在星际时代绝对会水土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特工教师
签到系统:白富美从相亲开始
暴力丹尊
器破苍穹(书坊)
重生九十年代包租婆
超越永恒的存在
重生后钻进病娇女财阀老婆怀里
前夫,复婚吧!
炼神
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