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01章 必败之局?(1000章纪念)(3/4)

若失,他这个战区司令官难辞其咎,离职已经是板上钉钉。晋省大本营没了,官职也没了,可以想见,曾经的辉煌也会离他而去,从此以后,挂一闲职,做一个富家翁将是他的日常。

这对于一个在一省第一人的位置上坐了二十几年的大人物来说,是何等的痛苦不言而喻。

但就是这样,这位也依旧在思想斗争了大半日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这位骨子里的某些东西让他做出了自认为的最正确决定。

事实上,面对老汉做出的这个决定,司令部一干重将,甚至连一句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而远在江夏的军政部,也在日军调动兵力情报抵达后,陷入了沉默,对于第二战区司令部将物资和各要员撤离至黄河的决定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显然,对于这些高级将领们来说,晋东南之战,已是必败。

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咽下晋东南战败,乃至临汾失守,整个晋省丢失的苦果。

而战役初期,也正像抵达潞城的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兼任东路军司令官的香悦青石中将所说的那样:“都说中国太行山险峻,但我想说的是,帝国勇士的铁靴之下,山海皆可平!此战,我东路军仅需七日,即可尽破敌军而还!”

由十个方向进军晋东南的日军,第一日便攻克第一道防线,部署于外围的中国军队仅鏖战一日,便丢弃花费数日方才构筑的战壕撤离。

第二日,日军依旧没受到太大阻碍,一路上仅余小规模部队进行骚扰,但很快就被以数千规模计的日军驱赶入深山。

第三日,日军便接近太行山腹地,尤其是在辽县、榆社、武乡等地,更是取得了辉煌战果,那是日军此行最大的敌人——八十集团军921师主力所在地。

十路大军,在这三日内,可谓是势若破竹。

“呦西!”亲自坐镇黎城担任前线指挥的108师团长下熊元中将收到一线战报后,亦是喜形于色。

对于这位来说,此次晋东南之战首先是他一雪前耻的机会。

921师可是晋东南日军的老对手了,半年前的娘子关之战就给负责协助20师团攻击娘子关的109师团在七亘村连打两记闷棍,过完新年,神头岭一战更是把108师团打了个七荤八素。

可108师团做为一个二线师团,主要兵力都用于防御邯长线近200公里的县城,很难聚齐所有主力和921师进行决战。

这次,在方面军司令官的决心下,他这个师团长首次聚齐了麾下四大主力步兵联队,虽然其中两个步兵联队老兵损耗巨大补充了大量辎重兵,但战斗力尚存,他完全有信心和921师扳一扳手腕。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这次战役也是他最后救赎自己的机会。

新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衫衫元在那次亲自会面的时候,可是满面寒霜的告诫他,陆军大本营既然可以撤换一名大将,一名中将去职更是轻而易举。

他希望也是必须拯救自己和108师团的名誉!

日军看是十路大军,其实不过是分为东西南北四条主路,108师团负责的就是南路,南路以108师团麾下四个步兵联队为主,分成两个方向向北进攻,一路由长治经襄垣向辽县进攻,一路则由屯留经泌县向武乡进攻。

为保证兵力,每一路的日军都是由两个步兵联队步兵外加一部分辅助部队组成,兵力高达万人。

这样的兵力,别说中方一个步兵师,就是一个步兵军,日军也丝毫不会畏惧。

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保证,使得战役初期如同日军将领们预想的一样,中国军队所有的抵抗都犹如滚汤泼雪溃不成军,仅用三日,就攻入921师核心驻地。

就算921师遁逃,那这几处的中国山民们可跑不了吧!摧毁他们的家园,破坏生活物资,乃至将人口全部就地灭杀,把这几处心腹之患变成一片白地已经是近在眼前。

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109师团已经快接近胜利了。

你说,下熊元这位日本陆军中将如何不喜形于色?

只是,在欢喜了不过24小时,下熊元的脸色就变得阴沉起来。

他的南路大军倒是势若破竹了,可其余三路在第三日下午就遇到了麻烦,中国人依据大山,竟然部署有第二道防线。

而且这一次,他们竟然再也不后退了。

精锐如第16师团,其中一路大军动用了超过50门火炮还有12架战机助阵,花费了一个白天时间,也不过才前行了3公里。

一直不断后撤的中国人竟然玩起了死战,哪怕是被攻破的防线上留下了超过3000具尸骸,但后面竟然还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

凶猛的炮火从未停止过,整座山峦都在燃烧,但却不知有多少的中国人还在其中射击,再射击,直到他们死去。

第16师团该部,在该役也玉碎官兵达1500余人,一比二的战损比令人触目惊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