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文工团(1/3)
“传庭啊,咱们拿下陕西......切不可失了这次时机!”>
陆舟笑眯眯的说道。>
孙传庭哪里听得了这话,吓得一阵哆嗦。>
这个正远伯,天武大将军......话锋一转,总是十足的造反味道。>
“伯爷......伯爷说的是哪里话,皇日昭昭,咱们这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
为天子御守明土,驱逐贼寇!>
我为之付诸于性命,伯爷付诸于钱粮,此为一桩忠君报国的美谈。>
断不可说成是占地某......乱的话语。”>
孙传庭只能赔笑。>
笑比哭难看,重申了一遍自己的立场。>
这是说给周围人听的。>
他本是文官出身,对这一方面极其敏感。>
要是这话被崇祯帝的耳目听见,就算真不是出来谋逆,也洗不干净自己。>
到时候别说在陕西战死,就算打了胜仗,皇帝也会想办法做掉自己。>
......>
可正远伯的话虽然稀奇古怪,让人胆战心惊,但粮食还真的是借到了。>
孙传庭的内心还是非常感激陆舟。>
陆舟早准备了两车,今年吃不完的老肉干,还有一纸的书信。>
用陆舟的笔墨可以换取粮食。>
其实在宣大一带,还有王一水藏起来的一批钱粮,刚好给孙传庭在路上调用。>
说来也是巧合,这孙传庭路上筹不到粮,说到底是原先宣大的富户,被乌拉跟王一水掠夺了个遍有关系。>
那些受了气的富户、商人,自然是不愿再挤出一两的油水。>
所以陆舟只是把孙传庭原先能够获得的粮食,给了他自己。>
孙传庭还感恩戴德......>
“上位,看来这个正远伯绝对不简单。>
兵荒马乱的,居然还在九边之地藏有粮草。”>
孙传庭马后,一位将佐说道。>
“正远伯不是一般人。>
他在大明内有商队,能调集些人手是为正常。>
建奴入关的时候,他们在宣大就有活动。>
虽然这粮食的来路肯定不正。>
但咱们拿了粮草,不管其他,这年头做到心照不宣,大家都能有饱饭吃......”>
孙传庭深深一叹。>
他早说服了自己,调整心态,后方的众人同样深以为然。>
这年头,有饱饭吃、能打仗,就能远远甩过各路军将一大截了,谁还会说什么呢?>
......>
在陆舟看来。>
孙传庭离开顺天府,说到底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京畿等地,已经有人扎下根基。>
随着孙传庭调赴陕西,陆舟新的势力也会跟着延伸过去。>
孙传庭踌躇满志,带着几十众消失在了大漠边缘。>
陆舟也回到了天武城。>
他不在城里的这段时间,文工团的人还真组织出了一批人才。>
效率奇快。>
大家太积极了。>
三百多人规模的文艺大队,之所以能这么迅速,还是因为主动报名的人很多。>
根本就用不着下去选。>
进了文工团就能享受到军队的基本待遇,这样的好处谁都想。>
按照刘老丈的说法,原先预定的人数,再加上主动报名展示的人,足足有过千人。>
十几名核心人员挑选了数天时间,淘汰了三分之二。>
这其中的大部分人,当然都是能够书写认识一些汉字。>
当然还有一些“特长生”>
看着众人把这几天情况,描绘有声有色的样子。>
陆舟心里却有些可惜了,要是他在的话,渲染一下气氛,说不定能搞出点选秀节目的意思。>
“城主,那戏班子也弄出来了哩......”>
刘老丈笑眯眯的说道。>
“戏班子?”>
陆舟更是意外,随后跟着几个文工团的负责人,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戏台边上。>
看到陆舟过来了,七八人站在戏台上,袖袍一甩,“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后边再加上奏乐的,整个戏班子一共才十几人规模。>
“不错,挺有样子!”>
陆舟认出来,原先有个是放牧的老汉,也拿着个唢呐吹得起劲......>
不得不说,古代人对娱乐文化的追求,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显真君
皇兄何不禅位
古色传奇
通天帝尊
踮起脚尖够着你
仙蟾
茅山捉鬼猎人
传奇大收藏家
重生之野蛮大师兄
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