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军阀毛文龙(1/2)
可惜熊廷弼根本不吃他们那套,他性如烈火,眼里根本容不得沙子。>
一怒之下,他把那些联名上书的将领全部痛批了一顿,一些职位比较低的,例如千户把总之类的,贬了不知道多少。>
还有一些他早就看不顺眼,亦或混日子的那些老油子,以及将门军阀的余孽,更是直接逐出了军营。>
熊廷弼早就想给全军来一次大换血,光是把中高层将领清除并不能根除,因此他早就盘算好了。>
他就是要逼得这些人狗急跳墙,他好来一次杀鸡儆猴,震慑一下那些还心存侥幸,暗地里小动作不断的人。>
把这些人剔除一部分后,熊廷弼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自己的亲卫标营之中那些作战悍勇的士卒,下放到各军各营之中。>
安插亲信部下掌控军队,真正做到说一不二,也可以补充新鲜血液整顿军心士气,。>
他这一次的动作是极冒险且大胆的,要知道他可是彻彻底底的犯了众怒。>
凡属军、政、商的人,哪一个不在心里大骂熊廷弼的祖宗。>
但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暗骂而已,表面上还是恭恭顺顺,唯命是从。>
没有其他原因,熊廷弼后面有皇帝的全力支持,这早已是不公开的秘密了。>
新来的巡抚,也是很少干涉军事,也从不和他们搞所谓的人情世故,拉拢关系。>
洪承畴是个聪明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他来这里是来协助熊廷弼的。>
而不是来和熊廷弼作对的,这是皇帝明确交代了的,做的好的话,将来的平奴之功有他一份。>
如果他敢和自己的前任那样,洪承畴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和下场。>
以前袁应泰在的时候,他们借助将门的影响力,以及掌控的军队,还算是有些实力。>
对于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的、命令,他们可听可不听,甚至于还可以挖坑让他跳。>
而现在将门基本不复存在,军队又来了一波大换血,后面的辽阳还有皇帝的军队驻守。>
他们要是想和以前一样,那就和找死没区别。>
现在他们唯一能够倚仗的,还是那些商人粮户。>
以前他们只是因为彼此的利益,而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
没有了一个强硬的后台,他们根本就无法和熊廷弼抗衡,甚至于连叫板的资格都没有了。>
这次过后,熊廷弼原先制定的规划和战略态势终于是实现了。>
接下来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收拢遇难得流民,招募青壮操练军士即可。>
在他原本的设想计划中,是需要十八万精锐才可以剿灭建奴的。>
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给他个十万八万的精兵,他就有足够的信心,在野战中击败老奴,彻底扫清奴患。>
在他的努力下,沈阳的辽军已经基本脱离了以往的,军阀性质,也不敢再和经略以及朝廷唱反调。>
就在他们商议之时,朝廷的使者,终于是姗姗来迟。>
大明与建州的所谓议和,也算是由此开始,两边的议和都是为了拖延时间,稳住对方自己可以休养生息。>
因此双方都心照不宣的在那里扯皮,议和之事一直没有进展,不管大明这边提出任何要求,老奴都只是说需要考虑。>
而建州这边的要求,大明议和使臣也都是说要回禀皇帝,等朝廷的决策和皇帝的圣旨。>
但自议和开始后,老奴和熊廷弼都没有了军事动作,建州和辽东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光。>
这对洪承畴来说最好不过了,不久前他才将辽东三卫给说服拉拢过来。>
接下来他就只需要,妥善安排好因为战乱,而导致的难民流民即可。>
辽东只要恢复了农业生产,百姓不在四处流窜,对于朱由校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因为他可以减轻大量的压力。>
要知道辽东军民可是有数百万的,如果只是朝廷一味的运送钱粮来养他们,以国库现在的经济,迟早是会崩溃的。>
而在镇江的毛文龙,在收到消息之后,也不在出兵袭扰建州,而是转头和朝鲜建州做起了生意。>
他以驻军保护的名义,要求朝鲜每月向他缴纳数量不菲的粮食物资,以为军队需要。>
朝鲜国弱民贫,军备颓废,因为害怕老奴过江攻打抢掠他们,因此不得不从,只能按照毛文龙的要求行事。>
可朝鲜的君臣也不是傻子,他们一番商议过后,由朝鲜国王亲自写了一封奏疏,派遣密使至京师,向朱由校汇报此事。>
当然毛文龙是不知情的,他搞定朝鲜之后,又派人主动联系上了老奴,说可以给他提供一定的粮食衣布等物资。>
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元婴又跑路了
名门恶媳
阴皇
中华世纪谈
亿万契约:我许你的璀璨星光
半夜,画中女子飘了下来
神王毒妃:天才炼丹师
小仙很萌很倾城:相公,要宠我
食诡咽人
医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