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8章 何秋带来的百亿商机(五)(2/3)

神。

最后目光在统一泡面盒与康鹏的身上来回移动。

统一、康师傅,康师傅、统一。

这个能搞!!!

脑子里随便一转的功夫,许大茂瞬间又发现了一个送到手里的大买卖。

方便面在国家层次来说,在后世是可以和人们的主要餐饮相提并论的食物,重要性不比大米面条差。

例如在2010年到2015年的六年时间里,华夏的方便面销量达到了平均430亿包,占据了全世界方便面产销量的一半。

可以说平均每一个国人,一年就要消耗接近30包方便面,如此高的频率,再怎么的重视也不为过。

这还是平均数目。

如果把这个数目放在了收入不高的人群里面,你就会发现,这个数目会陡然增加。

在我国18-30岁的低收入人群里面,他们的年消耗量高达130包,也就是差不多每2天多就要吃一包。

而原本的康师傅,他们以800万美元在天津经济开发区投资。

自该公司生产出第一碗红烧牛肉面以来,“康师傅”就成为中国方便面的代名词。

曾先后在全国13个城市共建立了114条方便面生产线,日产方便面达25亿包,年销售方便面65亿包。

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5包,市场占有率47,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面王”。

仅凭这一点就值得许大茂去搞他一手,更别说还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其他食品行业了。

越想许大茂就越觉得这事做的过来。

今年虽然不适合开工,但投资还是没问题的,继续以外资的身份吧。

私企的冬天咱惹不起。

把自己想要搞方便面工厂的事情梳理了一通,许大茂最后眼睛放到康鹏的身上。

可以让这家伙先试着管理一下,看情况再说。

康师傅、康鹏,这就是缘分么。

眼看康鹏吃了碗里的方便面,并且还喝光了汤水,许大茂终于开口问道:“康鹏,唐古经济开发区你知道吗?”

“知道,离我家并不远,我之前在的那个油脂厂,就在开发区里面。”

天时地利人和啊!

这买卖不做没天理。

清了清嗓子,他继续说:“国库券这个东西不是一直能做下去的,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做点什么?

我想见识过大钱的你,已经不会满足自己那个小小的废品收购站了吧?”

康鹏沉默下来,许大茂说的不错,如果国库券已经没什么利益了,那么他还能回得去收破烂吗?

可除了收破烂他又会做什么呢?

一直盯着他看的许大茂,在康鹏脸上现出茫然的表情,好一阵之后才终于开口说:“要不你以后跟我一起干吧,我打算在唐古经济开发区开一家工厂,你去给我当个总经理怎么样?”

“表哥,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在这种事情上我没必要骗你。”

康鹏有心直接答应,可想了想还是说:“表哥,这事我回家得商量一下,年后我给你答复成吗?”

“行,不是着急的事情,这也不是小事,你确实应该和家里商量一下。”他的这种要求,许大茂自然没什么意见。

之所以让这个康鹏管理康师傅,一方面说是因为缘分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许大茂看他这个人确实是个人才。

但也不是说非他不可了,他不干,许大茂自然能找到别人去做。

这世界上并不确人,同样的其实也并不缺人才。

何秋没吃的那碗泡面,许大茂直接拿在了手里。

不拿不行,得让傻柱这狗东西帮忙研究研究味道。

今天就算了,今天两个小混蛋刚回家,在家呆一天吧。

开方便面厂的事情,也不急在这一天。

但超过两天就不行了。

当晚,康鹏和小妹留在家里吃了顿便饭。

回去小妹住所的路上,小妹一路不停地埋怨她大哥。

“哥,有些事情我在电话里面都没办法和你们细说,啃得鸡、状元楼这你都知道吧?”

康鹏连连点头,这个他自然是知晓的。

如今的啃得鸡和状元楼已经在国内各大城市开了不少的分店。

而每家分店都是宾客如云。

“别的我且不说,就这两家餐馆都是表哥的,你说表哥让你去管理工厂的时候你怎么就没答应呢。”

魏鹏虽然震惊于许大茂的产业,可他对自己没直接答应的事情并未后悔。

“小妹,你了解大哥,像我这种水平,怎么能管理的好一家工厂吗,我就是怕到时候出了岔子再连累了你。”

小妹顿时不吭声了,心里只剩下满满的感动。

她跟大哥魏鹏差了10多岁,如今虽然两人都结婚了,可没想到她大哥想的事情要比她想的多的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