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193 调节气氛(2/2)

赛的现场。

经过漫长的争议与论断,2006年,美网再次成为四大满贯之中第一个吃螃蟹之人,率先引进鹰眼系统——

每盘比赛里,球员可以拥有三次挑战机会,对裁判的判决作出挑战,如果进入抢七局,那么就再增加一次;一盘比赛结束之后,所有机会清零,不能累积使用,这也意味着,边裁们的工作承受更多压力。

随后,澳网也跟着完成如此壮举;古老而传统的温网,在2007年不顾包括费德勒在内的汹涌反对声浪,最后一个与时俱进地引进鹰眼技术,完成全面改革。

转眼,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人们早就习以为常,鹰眼挑战也成为网球比赛最为常见最为普通的一部分。

但是,法网是唯一例外,准确来说,应该是所有红土比赛。

原因,非常简单。

在鹰眼技术出现以前,红土就已经可以“挑战落点”了,因为红土赛场的特性,网球在松软的场地上都会留下球印,清晰可见。

如果球员对于裁判的判罚有异议,他们可以提出申请,主裁判必须离开裁判椅,前往落点的位置检查球印,然后再判断是否出界——而且,没有次数限制,也就是说,球员的每次要求,主裁判都必须满足。

当然,主裁判的判断也依旧存在误差。

比如,找球印找错了。

比如,主裁判对于球印是否擦边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他的判断可能和球员产生偏差,但球员不能申诉,也就是说,主裁判前来检查球印并且做出判断之后,这就是官方判断,球员不能申诉或者挑战主裁判的判决。

也正是因为如此,红土球场经常可以看到球员和主裁判围绕着一个球印展开激烈争辩的画面。

“球印”争论,这也构成红土赛事的特别风景线,将这种场地的特性进一步放大,如同标签一般定义着红土。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