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暴殄天物(1/3)
“一首《钟鼓楼》,希望你们喜欢。”>
黄国仑酷酷的做了个介绍,跟着将吉他弹出了像三弦儿一样的音效。>
这古色古香的传统乐章,瞬间就将鸭店的小资气氛给净化了。>
钟鼓楼后海的京味儿,弥漫升腾而起。>
黄国仑用纯京腔,唱响了这首他压心底的力作:>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小饭馆里面辛勤的是外地的老乡们”>
“他们的脸色象我一样……”>
……>
这首歌的第一句一出,好几个大学生都在偷笑,觉得黄老师这是在炫富。>
但往后再听,他们就像融进了一个才刚逝去不久还热乎着呢的白衣飘飘的时代。>
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也没有雷霆万钧的节奏,也不似矫揉造作的民谣小曲,黄国仑唱的这首《钟鼓楼》,就像一幅接地气儿的朴实画卷,徐徐铺陈展开,让所有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了一幅耳熟能详的传统画面。>
胡雪芳这种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鼓楼土著,听这首歌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时光在这样的乐章中,像被逆流了十几二十年,胡雪芳仿佛看到了她儿时的很多场景。>
胡雪芳之前看过刘心武先生的《钟鼓楼》,那本书获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虽然有人说这书里的人物都很脸谱化,不够深刻入里,但这书的故事在结构上非常新颖。>
全书描写了1982年12月12日一天时间里,在钟鼓楼附近的一个四合院里的居民的民生民态。从早晨五点开始,到下午五点结束,每个时辰为一章节,以薛家的一场婚礼为主线,引出了整个四合院每一个成员的过往与现在。>
虽然书中人物都生活在一个四合院里,但每个人物的家庭出身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脾气秉性自然也不尽相同。刘心武先生对人物内心、对话描写的同时,又贯穿了描写了老京城的语言、饮食、建筑等文化,堪称经典。>
胡雪芳当时读这本书时觉得特别的亲切。>
此刻听着黄国仑唱这首《钟鼓楼》的开篇,就好像生出了通感,她一下子就想起了刘心武先生《钟鼓楼》里的故事。>
这两者描述的街头巷里是如此的相似,如此的亲切,让胡雪芳一瞬间就爱上了这首歌,也迷上了黄国仑砸到她心窝的弹唱——>
“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
“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
“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
“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
“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
……>
随着黄国仑的弹唱,人们脑海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接地气的画面。>
这首歌的词没有像散文诗一样错彩镂金般的华丽词汇,更没有描绘团花簇锦琼台玉阁般的旷美景色,单是一幅幅熟悉的平凡画面,就已经足够深入人心,让人怀起旧时的共鸣。>
白瑶之前听黄国仑唱过这首《钟鼓楼》。>
此番再听,她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也是一种震撼。>
一个城市的灵魂,正是普通人平凡而伟大的生活。>
这首《钟鼓楼》,每一个音符和节奏的叙述,都契合了平凡人的生活感观,这让白瑶这种从小就在鼓楼脚下串大的孩子太有共鸣了。>
她从这首歌里不仅听到了一种普通而典型的生活,连那些场景,那些声音,那些气味,那些动态与变迁,都从她的记忆深处缓缓的勾出来了。>
在她看来,钟鼓楼周围的这些老胡同,就像是钟鼓楼的翅膀,虽然它们再也飞不起来了,却陪着两座老楼默默的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这是一种看得到的由时间缓缓堆积而出的力量。>
这种力量同样也出现在了黄国仑的这首《钟鼓楼》里。>
这首歌不光有街头巷尾市井生活的白描,还有引人发醒的问话。>
时代的变化,让人们感到新鲜,也为人们带来了伤痛。>
借着钟鼓楼的形象,黄国仑将这种震痛巧妙的揭示出来了:>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
“你的声音我听不见/现在太吵太乱”>
“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叶凡唐若雪
强欢成爱:Boss来势凶猛
守护甜心之蝶舞雪落
飘渺之旅
星级猎人
英雄联盟之天骄
全球御兽开局觉醒九星天赋
天山侠女传
错过的那个补习生
至尊女婿何金银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