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11章 正式上线遇冷(万更求订阅)(2/4)

区都宣称有数十万应用,但多数是重复性无效应用,还有大部分是兴趣作品。

而对很多人来说,手机只要有:

刷网页、聊qq、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玩俄罗斯方块类小游戏这些功能就足够了。

顶多还想要有一个超长待机。

至少国内的市场环境还是这样的。

毕竟现在正好是山寨机横行的时候。

智能手机选择少,价格动辄千起,不是最主流的选择。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期。

推出一款ro,不管是基于安卓的ui,还是自研系统,都有发烧友愿意尝试。

因为应用生态完善后能体验到的便利远未被普及。

即便是苹果基于s打造的app store生态,进入国内会被两个字替代——

越狱。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苹果越狱灯牌不要太多。

这种现象至少要到2012年以后才开始逐渐减少……

1点出头,林氷再次开口吩咐。

“再从头做一次刷机测试。”

“再检查一遍网络通信。”

“再检查一遍论坛后台……”

“……”

小米和实验室的员工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最后的验证工作。

即便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了。

但大家都没什么怨言。

把所有可能意外情况消灭在上线以前,是基本流程。

总比上线之后遇到各种意外手忙脚乱要来得好。

除了林氷以外,连陆薇语都在忙着。

唯独方年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自己什么都用不着做。

连话都不用说。

他可乐得清闲,在心里嘀咕:“就很棒!”

…………

…………

2010年8月8日14时08分。

‘女娲’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式上线女娲论坛。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低调而平静的上线。

只是完全针对用户层面的系统上线,没有附带任何接口说明文档。

包括之前方年小嘴抹了蜜那次之后,小米其实最终也没有正式上线官方说明文档。

不过这几个月也不是什么都没改进,更不是什么都没做。

而是在昨天的会议上,实验室和小米方的工程师最终一致决定延缓上线官方说明文档。

重要原因是……

小米方最牛逼的工程师认出了实验室稳定版小组的组长。

据说这位组长当年是教过他计算机系统。

是知名大牛。

连林氷都认识这个人。

叫吴三石。

不过方年却对这个名字没有任何印象,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

即便上辈子他在码农行业混迹多年。

可能这就叫时代总会埋没一些人才。

毕竟,从世纪初到现在再到将来,会对开发操作系统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

这位吴三石组长认为,现在开发团队扩大,更有国内那么高校研究小组的支持,完全可以等彻底了解完系统内核,集思广益之后再做决定。

毕竟,很有可能会调整现有的内核框架以达到更好的兼容扩展性。

乃至可能会因此重新决议应用框架开发语言。

至于说明文档,人多力量大,调整起来不困难。

方年也认同这位吴三石的看法的某一句:

最核心的内核应该尽可能的精简高效,最好是能达到lux那个不足一万行的地步。

挺务实的,没说超越这种词……

…………

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式上线的‘女娲’开始逐渐被用户下载。

速度始终不温不火。

1、3、6、11……

方年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至少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很容易突破123次。

而且只要有人上论坛宣传,原先那123个用户应该很快就会全部再次参与进来。

毕竟……

早在很久之前,方年就跟雷軍说过,在刷机成功后的开机页面动画上,展示这123位志愿者用户的论坛id。

作为一种交互式回报。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14点21分,下载数量忽然‘暴增’。

眨眼就突破了100份,接着是120份,150份……

论坛里面出现了讨论帖。

“哇塞,我能说我很惊讶吗,我看了说明文档说有意外惊喜,并不认为跟我有关系,没想打刷完机刚开机就看到了我的id,谢谢!”

“我想,我已经成为了这个ro的忠实用户。”

“……”

“这个ro比起之前,流畅度更好了,体验感也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