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1章 冷宫里的孩子(1/2)

楚皇点了点头,说:“你说的有理。”

这件事过去之后,西楚的皇室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沈修远的“病”也就慢慢的好了起来。

沐冬至就陪着他在外头散步。

两人都不喜热闹,散步专门往僻静的地方走。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

他们顺着鹅卵石的小道来到了小道的尽头。

小道的尽头有一个年久失修的破落院子。

沐冬至好奇的朝院子里看了一眼。

本来想着看一眼就走的,却没想到她看到了院子里种满了庄稼。

小麦都快成熟了,还有玉米也都一畦一畦的。

还有一些时令蔬菜。

靠近最西边,还种了麻。

有一个五六岁孩子,身上穿着麻布衣,正拿着小树枝在平正的地上写字。

一边写一边念,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沐冬至很好奇。

沈修远更好奇。

两人就在门口看。

那孩子一边写一边在地上写字。

过了一会儿,从门内走出一个妇人来。

那妇人不过二十多岁的模样,同宫里的其他女人不一样,她面色黝黑,但是散发着健康的气息。

“娘,孩儿写的好不好”

妇人走上前看了看他写的字,说:“好。”

她扯着孩子就进屋去了。

沐冬至和沈修远哪里还不知道,在皇宫里住着这样的一对母子,肯定是被打入冷宫的。

这女子竟然没有怨天尤人,反倒自给自足,让他们感觉到有些钦佩。

沐冬至看了沈修远一眼。

沈修远点了点头,她就从系统里拿出了一卷布,兑换了一些盐从墙头上给扔了过去。

那母子听到外头的动静就出来看了看,不想看到了一匹布,还有一包包奇怪的东西。

“谁在外面”那妇人连忙警惕的问道。

沐冬至和沈修远都没有露面。

妇人等了好半天,都没见人回答,也就壮着胆子去将布和盐给拿了回来。

从此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她和沈修远都会去给这对可怜的母子送东西过去。

笔墨纸砚书等。

那妇人还当是老天显灵了,他们需要什么就给他们送什么。

沈修远和沐冬至悠哉悠哉每天散步的时候,朝堂上又开始新一轮的动荡了。

从前,楚皇病重的时候,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

然而,随着楚皇身体的恢复,大家又开始观望。

不过,朝中立太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了。

上一次楚皇病重,没有立太子,这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所以他们痛定思痛,必须要把太子给立下来。

否则,一旦陛下出了什么事,国位无人继承,必定会引起大乱。

若是这样,他们这些辅佐君王的老臣,将来有什么颜面去面见列宗列宗

他们不尽心竭力的为过为民,定会遭受天谴。

于是诸位大臣都纷纷上书,要请楚皇立九皇子为储君。

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变了脸色。

他们争抢这么多年,现在被一个外来的给坐收渔翁之利了吗

他们又怎么能甘心

储君之位像是被他们拱手让出去的一样。

于是,两人又不计前嫌地联合了起来,要找沈修远的把柄。

三皇子一直都在抓他的把柄,只是一直没有抓到能够一举把他干下来的把柄。

他想让他永不翻身。

像他这样的人,最好能一次把他给锤死。

若是给他一丁点喘息的机会,他肯定会卷土重来,再想扳倒他就难了。

于是,他来跟他套近乎。

三皇子打的什么主意,沈修远心里清楚的很。

不就是想要储君之位吗

他同他虚与委蛇。

三皇子气的压根都痒痒的。

楚皇又让沈修远帮他批阅奏折。

沈修远看到那些上书要立他当太子的折子,就说:

“父皇,母妃的事如今也告一段落了,儿臣想自请为王,离开楚都。”

楚皇听的有些气急败坏。

听一听他说的都是什么话

旁人争破脑袋都想要的储君之位,在他这里居然一文不值。

感觉储君之位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拖累一样。

于是他说:“朝中大臣都说你最合适。

你若是不愿意做储君,那你看看你的诸位皇兄皇弟中谁最合适”

沈修远说:“儿臣自幼在外长大,并不了解皇兄皇弟们,但儿臣相信父皇自有定夺。”

楚皇说:“朕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你大皇兄昏庸无能,不是当帝王的料。

他若是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婚深意浓 重生之神级赘婿 策行三国 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 万古界圣 惊涛骇浪 贵妃有心疾,得宠着! 大唐:签到十年,我带李二种土豆 蛇王选后 全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