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6章 古河(上)(2/3)

,他也辜负了这世上唯一全心全意为他好的人——苏妲己。

也许,他是该改变了。

或许这些改变是微不足道的,是无济于事不能改变什么的,但起码能让她感到高兴。

他又道:“让他们走吧!孤王……不是,我不是什么王。我有你就够了。”

看向苏妲己,他笑了,像孩子一样天真。

可不知为何,看到这样的他,她却有些开心不起来。

她希望这个时候的纣王应该是可以杀伐果断一点的,而不是儿女情长。

不是说她矫情。

而是她只是想让他的朝歌和大商长远一些,她和他的故事也可以长远一些。

那时,他可以做个明君,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百官在朝可以畅所欲言,朝歌可以永远繁华下去。

以后的后辈提起纣王,都知道他和明君挂钩。

可耳边的风将苏妲己给吹回了现实。

她的剑没有放下。

众官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却长笑道:“孤王是有九罪!”

“第一件:不拆鹿台,使民心乱。”

“第二件:不废炮烙,使谏官不能尽忠。”

“第三件:不填虿盆,宫患久难安。”

“第四件:不去酒池、肉林,令诸侯谤议。”

“第五件:信佞臣,不速斩费仲、尤浑快人心,使不肖者亲近。”

“第六件:不开仓廪,赈民饥馑。”

“第七件:不遣使命,招安于东南。”

“第八件:不访遗贤于山泽,释天下疑似者之心。”

“第九件:不纳忠谏,大开言路,使天下无雍塞之蔽。”

一句句言语,皆是昔年那些忠心之臣给他提到过的。

可惜,他一件都没有听进去。

或许,他早做到这样其中一条,都不至于有今日之祸患。

而此时的大殿之外,却有一道声音传来道:“如果……我给你一个做明君的机会你会愿意吗?”

纣王苦笑道:“我……还有机会吗?”

这一刻的他落寞的这么看都不像是个王者。

见来者是个却是闻仲弟子余庆,许久不见却不知他去了哪里,在他身后则是当日消失的那十几万大军。

余庆对纣王道:“这个机会不是我给你的,而是师尊让我留给你的。”

当日他虽怄气离开朝歌,可也时刻谨记闻仲的叮嘱,朝歌真有大厦将倾的那天,还希望他出来能延续大商的气运。

纣王没有想到,那位老太师至死都在想着大商的安危,而他过去还一度怀疑他。

“我错了吗?”纣王问向余庆。

答案其实他明白,但他还是问了出来。

余庆不想回答他,而是对他道:“那是你的问题,答案最清楚。”

话罢,他严整好身后大军向朝歌城外的周军而去。

而他也明白,他远远不会是周军姜子牙的对手。

从修为来讲,他只是散仙,周营之中随便一个人出来都能打赢他,大军人数来讲,如今各路诸侯来临加起来人数五十万,人数远胜过于他们。

所以他们能拼单就只有最不值钱的命。

来到周营十里之外后,余庆看着身后的大军道:“诸位,我们过去随太师南征北战已久,今日就请我们打最后一战。”

话罢,他身躯突然发出光亮,然后化成一道流光洛道地上后化成了一条一辆马车宽大小的小溪。

神奇的事情由此开始。

自他以后,身后的人都化成流光落到了小溪之中,小溪开始不停壮大,直至它变成了河。

……

周营之中,众人还是庆祝之中。

可忽而外面却有哗哗声响起,似是大雨滂沱,但姜子牙等人出来以后才发现,天空晴朗,根本没有下雨。

这时一个兵卒来报:“报!丞相,不知为何在我营寨之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河。”

闻言,姜子牙跟着此人走出大帐之外。

走了约莫五百步之后,就见一条宽十丈的大河横在了面前,其水清澈可见底有几十丈之深。

此河毫无征兆出现似乎就是为了阻止周军。

只是姜子牙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它的来历,只得命人就地取材造船,试着渡过去看看。

一天以后船是造好了,可船只是刚一入到水上就落到了最里面。

南极仙翁见到状后道:“莫非这是弱水?哪怕是轻若鸿毛之物,到沾了此水也会重若千钧!可是,此水乃是天界天河之物,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当初他送十二金仙回玉虚宫后就回来了。

姜子牙若有所思后问龙吉道:“徒儿,你看这水像是你们天界的弱水吗?”

龙吉摇摇头道:“这个我也不知晓,需得我请个天界的人过来看看。”

她离去之后,姜子牙试着用三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