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2)
白氏小雨,私闯宫禁,以谋逆罪被投入大狱,无论如何审问,白氏一口咬定,无同党,无内应,一人之功。
白氏被判斩刑,于三日后城门下行刑,以儆效尤。
典狱之中不见天光,白氏小雨满身血污,坐在地上,四周都是腥臭之气。
她是重犯,因无人知道她如何闯入王宫,便将她手脚皆缚沉重铁链。
明日就是问斩之时。
典狱长唯恐有失,令两位狱卒,彻夜看守。
她身形若是一动,就带起铁索哗哗作响。
陶管事进到狱中,看到的就是宛如困兽的白氏小雨。
他身后跟着两个宫婢,头戴帷帽,手捧饭食,“两位小哥辛苦,劳驾松松,这是送来的最后一餐。”
两位狱卒有些吃惊,见他捏着太子令牌,支支吾吾道:“大人莫怪,此乃重犯,不能解开铁索。”
陶管事笑了笑,“无碍,让宫婢进去喂她。不知可否?”
狱卒对望了一眼,犹豫地点了点头,打开了铁门。
两个宫婢端着杯盏,清水进门。喂了白小雨餐食,又擦去了她脸上的血污,用丝带简单地绑了她的头发。
陶管事将两坛陈酿,递给狱卒,“多谢二位小哥。”
狱卒不敢接,连声说:“大人……大人客气了……”
陶管事也不坚持,只将两坛陈酿摆在地上。
过了小半刻,陶管事便唤了宫婢出来,白氏小雨并未吃多少东西。
等到一行人离去,狱卒还能闻到馥郁酒香。
其中一人蹲下身去查看,“这陈酿闻上去就香,等到明日换班之后,定要喝个痛快。”
另一人闻言也探身去看。
身后忽然传来微动,狱卒不及回身就被刀背打上后脖劲,眼前顿时一黑,晕了过去。
方才的两位宫婢,半路折返,摸出了狱卒腰间钥匙,打开狱门,解了她手脚上的铁索。
白氏小雨看着两人动作,一人用力把她从地上捞了起来,其中一人替换了她身上的衣服。
另一人将她拉了出去,锁上铁门,若无其事地给她戴上帷帽,朝典狱大门走去。
走出大门,外面已是黑夜。
典狱司外是寂静长街。
宫婢带着她走过长长的街道,尽处是一匹奔马。
她停下脚步,低声道:“殿下说便是欠你的,他已是还了。”
白氏小雨怔愣片刻,才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十月中,丰州兵者众,达十万人,跨江进攻登州大营。
登州军节节败退,半月之后,公子凌于登州弈城登基称霸,改称大梁,自立为王。
登州良田沃野千里,尽收囊中,又征丁数万余人,守城,开荒。
陈国主大为震怒,王都增派援军,发往登州。
登州大梁城,原本的城守府衙成了议事处。
左骑督唐楚从府衙出来,一路疾行,终于在城门处,追上了白氏小雨。
“白小将军往何处去?是要去大营吗?我与你同去。”
登州女将不多,唐楚与白氏小雨平日里还算有些交情。
毕竟,白氏是她从王都外南山接来的。
南山驿站,是白家人的暗哨,唐楚虽姓唐,可奶奶是白家人,一家人在驿站外有个茶肆。
公子凌彼时在丰州与南山时有书信往来。
白氏小雨找上门来,唐楚报予公子凌才知,她原是公子凌的准夫人。
原以为她要去丰州做夫人,却未曾想是舞刀弄枪,做了白小将军,骑射行军样样不落人后。
白氏小雨身披黑色软甲,背着长弓与箭筒,头上扎了个马尾,回身看到是她。
“正往高台去眺望,唐女公子,可要同去?”
唐楚点头,“王都兵甲十万,陆续而至,驻守大梁城外,我还未去探过!”
两人并肩疾步,走到高台,拾阶而上,远眺城外荒原。
旌旗迎风招展,密密麻麻全是乌布营帐。
唐楚脸色沉了下来,她扭头去看白氏小雨,见她侧颜疏冷,睫毛微颤,在眼下映出一小片郁郁阴影。
她开口劝道:“白小将军,此一战虽是恶战,却也不是全无胜算,若是战事拖到冬日,这万里冰霜,粮草难济,他们就是不想退,也要退回去。”
白氏小雨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可是我等不了那么久了……”
人皆有寿数。
唐楚顿住,细思片刻,又道:“速战速决并非不可,唯有奇袭,杀他个措手不及,才能事半功倍!”
白氏小雨“嗯”了一声。
待她回到城守府衙,恰有一小将来报:“新王正在找你!”
公子凌,现在称新王。
白氏小雨解下箭筒和长弓,就跟随小将去了前厅。
厅中早已摆好了饭食,军中饮食不甚讲究,不过米饭,烤肉,和若干蔬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