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3章 京观!(1/3)
“唉~”>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站在庸城南城墙的角楼之上,看着已经安静下来的城外,刘盈不由得发出这样一声感叹。>
前有庸城非拿下不可,后有灌婴隔着淮水断后路,四面八方都是次序赶来的汉家援军,终使得个把月前还声势浩大, 号称三十余万众的淮南王英布叛军,最后却只挣扎了两天,便尽数溃散。>
庸城的城墙之上、墙外的旷野之上,此刻都横七竖八的堆满了尸体。>
虽然这些尸体的衣服都早已被血污、泥尘染得看不出颜色,但这些个尸体的身份,也依旧是一目了然。>
——脑袋还在脖子上连着身体,被汉军将士小心翼翼抬走的,自是汉军将士的尸骨。>
而那些双肩之上不见脑袋, 或是即将失去脑袋、正在失去脑袋的尸首, 则是淮南叛军的尸体。>
对于阵亡叛军尸体的处理,刘盈也没有再下什么多余的命令,只任由郦商按照惯例,驱使将士们割取首级,然后堆在一起烧了完事儿。>
但对于英勇战死的汉家亡魂,却是不能这么不敬了。>
“殿下。”>
思虑间,郦商便出现在了角楼之上,对刘盈一拱手。>
“我军伤亡、斩首之数,皆已查明。”>
“此战,庸城所部关中军,战殁者七千九百六十四人,重伤致残者逾万,伤而不能再征之卒,亦足五千余······”>
语调沉重的说着,郦商不忘稍抬起头, 打量一下刘盈的面容。>
确定刘盈没有‘怀古伤今’一番的打算之后, 郦商才继续道:“伤而不能再征,或重伤致残者,共一万六千一百四十二,已皆拟录名册,待回转长安,由陛下钦定抚恤之案。”>
“战殁者七千九百六十四,亦皆已备好灵柩,只待家上一声令下,臣便率部开拔······”>
听闻郦商此言,刘盈终于是缓缓叹口气,神情满是沉重的摇了摇头。>
“两万余······”>
“英布区区一介诸侯,其反,便使吾汉家痛失肱骨之士两万余······”>
神情落寞的发出这声感叹,刘盈便回过身,对郦商稍一昂头。>
“还请右相国往告平阳侯:平阳侯麾下齐卒伤、亡将士之抚恤,暂由齐王主之;待诸事毕,再由父皇拨少府钱补之。”>
“以此言为平阳侯知之,右相国便可启程,折返长安······”>
语调低沉的做下交代, 刘盈便再次回过头,对城外的修罗场唉声抬气起来。>
其实, 严格意义上来讲, 这场叛乱,还并没有结束。>
原因很简单: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淮南王英布本人,跑了。>
按照汉室朝堂平定叛乱的程序,一场叛乱被平定的标志,是叛乱发起者授首或被捉拿。>
但即便是这样,刘盈也只能允许郦商‘即刻启程回长安’的请求。>
因为在汉室,尤其是在开国皇帝刘邦尚在的当下,长安中央对阵亡将士的处理方案,是非常复杂、严谨的。>
首先,汉室处理阵亡烈士与后世相比,有一个极为显著的不同。>
——在后世大多数朝代(封建时代),士卒战死沙场,大都被称为‘阵亡’‘战殁’;>
顶天了去,也就是一声‘为国捐躯’。>
而在汉室,将士战死沙场,则被称为:死王事。>
——死于王的差遣。>
这里的‘王’,指的显然不是英布那样的异姓诸侯,或是刘交、刘肥那样的宗亲诸侯,而是‘王天下者’,即天子。>
所以‘死王事’,也可以理解为:为天子的事业献出了生命。>
这种规格,已然是无限接近后世的烈士了。>
当然,汉家的‘死王事者’与后世的‘烈士’无限接近,自也不只是因为一个‘死王事’的描述。>
在后世,若有子弟兵战死沙场,成为烈士,那这名烈士生前的部队,都会用旗帜包裹着灵柩,将英烈亡魂送回家乡。>
而在汉室,也有与之极为相似的阵亡将士处置规定。>
——汉二年夏四月,当今刘邦明诏天下: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食棺敛,转送其家,祀以少牢,长吏视葬!>
就是说,当有将士不幸战死沙场时,需要由这位英烈的上级长官准备丧服、棺椁,收敛这名英烈的尸体,亲自送回家乡,奉上少牢规格的祭品(猪、羊各一头),并需要由直系上司中的正职军官亲自参加丧葬之事,确定丧事顺利。>
举个简单地例子。>
汉室的军队编制,施行的是自战国时期传延至今的‘什伍’之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漫威之反英雄
重生九零蜜时光
90年代搜宝养龙[重生]
妖鬼横行,冥王我不嫁
快穿女帝是个大暴君
夺心攻略:亿万男神乖乖就擒
我当凶宅保洁员那些年
替嫁狂妃惹邪王
冷面总裁情迷樱花草
茶系美人在规则怪谈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