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8章 家书(1/2)

“魏家的事情暂且不提,现在最要紧的是黑风寨的事情,”杨大人看向好友,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我听说那苏州府尹如今还未离开,此次向他求援倒是一个好机会。”

杨大人铺开桌上的地形图,他这段时间也将黑风寨众人有可能藏身的几个地方全都圈了出来,其中一个地点就是小唐大人上次以身涉险去过的地方。

“我听说这座山头上似乎是有动静,上次长寿也是在这山脚下捡到孙家夫妇的。”

杨大人听到这话,连犹豫都没有,直接拿起一旁的笔在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圈完所有有嫌疑的山头以后,杨大人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京里有没有收到你的信件,若是陛下能够出兵,这件事情还能快些解决,总比我们两人在这里焦头烂额,没有结果要好。”

小唐大人的信件早在两天前就经过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城,自然,他不可能直接将东西送到皇宫里,否则还不知道会被谁给扣下来,他是改用家书的形式送到了唐府。

“这小子倒是沉稳些了,记得把这东西藏着送回来,不敢明着送到皇宫里去。”

老唐大人见的事情多了,以至于在看到洛州的官员和黑风寨的山贼勾结的时候并不意外,虽说官匪一家这话有些难听,可也不能反对这句话。

当年他在外巡查的时候,不知道端了多少这样的案子,不过自己这儿子能够第一次单独办案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老爷,润儿这信上都写什么了?”

也怪这事发生的太过突然,唐润甚至连准备的机会都没有,就赶紧差人将书信匆忙送了回来,为了让这信件不起眼些,他特意用家书盖在了上面,送回来的看似是家书,藏在里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父子两人之间的秘密也不好向别人说,哪怕这人是自己朝夕相对的夫人。

唐大人重重咳了两声,“咳咳,都是一些当地的庶务,夫人就不必关心了,这孩子有长寿陪着,也闯不出什么祸事来。”

唐夫人听到这话,怀疑的看了自家老爷一眼,她怎么总觉得这对父子都有事情瞒着自己呢?

唐大人说完这话,又突然想起了儿子送回来的信件只有一封,想着自己那在院子里望眼欲穿的儿媳,他沉默了片刻。

“润之这次送回来的信有些少了,待会儿你去媳妇院子里同她知会一声,就说润之在信里念了她几句,望她一切安好。”

唐夫人一听这话更是明白了,这小子出了进去跟脱了缰的野马一样,早就将他这双老父母还有媳妇忘得一干二净了。

“哼,你们父子两人有事情瞒着我,我才不去做这个罪人,儿媳那边有事情要说你自己去说。”

她扭头就要走,却叫坐在原地的唐大人慌了神。

他倒是想说,他以公爹的身份单独去见自己的儿媳,到底是有些不方便的。

“哎,夫人你倒是听我解释呀……”

唐夫人也是个嘴硬心软的,嘴上说着不愿意帮这个忙,扭头却还是去了儿媳的院子。

自己儿子虽说成亲不过半年,夫妻两人的感情还是稳定的很的,这次要不是离京匆忙,她还想让儿子带上儿媳一同去呢。

“娘,您就别安慰我了,我知道夫君这次的确是有要事忙,才没时间写信回来。”

唐夫人欣慰的看了一眼儿媳,不愧是她千挑万选才挑出来的人,到底是懂人心意,哪怕不用自己多说也能明白她未竟的话。

“你也知道的,润之这孩子和他爹一样,一门心思扑在案子上,这次去华阳县也是为了尽快接任,等到那边稳定下来了,我便让他把你接过去,你看可好?”

小唐夫人听到这话,羞涩的对着婆婆笑了笑,“儿媳全凭婆婆安排。”

唐夫人出了儿媳妇的院子,一边往回走一边感叹,自己这夫君还有儿子都是不省心的,也就只有儿媳最懂她,自己甚至不用多说,就能让她理解自己的用意。

“夫人,姑爷既然不往家里来信,咱们就往华阳县去上一封信吧?”

小唐夫人的贴身陪嫁丫头站在一旁,看着小姐脸色实在不算好,忍不住出声劝道。

自家小姐的脾气怎么样她还不清楚吗?只怕等到姑爷回来以后,又有苦头吃了,就是不知道这次是睡书房还是负责给小姐敲背。

唐夫人嘴上说着不在意,心里还是很在意的。

“我才不自讨这个没趣,既然他连信都想不到写,我又何必去找不自在。”

丫头听了之后还想再劝,可是看着自家小姐坚定的神色,到底是没再说道,姑爷也是个倔脾气,小姐这脾气也不遑多让呀。

远在洛州的小唐大人正和杨大人商量事情,却猛地打起了喷嚏。

杨大人担忧的看了他一眼,“你这该不会是着凉了吧,待会我让下人给你熬些汤药?”

听到自己要喝药,别管是不是真的着凉,小唐大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推辞拒绝。

“这点小毛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