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4章 回京(1/2)

太子不担心叔父对皇位执着,只担心有人和自己抢夺这个位置,现在看来,宫里的皇子没有一个人争得过自己,唯独宫外那人是最大的隐患。

“父皇,摄政王任由自己手下之人鱼肉百姓,抢占百姓土地,让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若是父皇派人到当地一观,便知那处的百姓过得有多惨了。”

太子将这奏折呈上去准备弹劾摄政王以后,朝中的另外几个太子党也都站了出来,似是早就有所准备,纷纷禀报自己也有折子要弹劾摄政王。

皇帝头痛的捏了捏额角,本以为这件事情能够翻过篇去,谁能想到太子这边准备的是半点也不少。

……

要是一两个人弹劾也就算了,偏他们揪着摄政王的错处不放,而那些虽不是摄政王亲自所为,而是他手底下的人欺瞒着做的,和他这个主子也脱不开干系。

毕竟他们打的就是摄政王的名号,行的方便也是靠摄政王的名号得来的。

“父皇常常教导儿臣不得凭借皇室身份欺压百姓,可是皇叔如今所为,岂不是与父皇所说的相悖?”

皇帝听到这话后,原本想要保摄政王的心思也歇下了,这件事不给出个章程,太子和皇后这边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他闭了闭眼,长叹一声道。

“罢了,这件事情的确是摄政王做的不对,你有何辩解?”

从太子开始弹劾自己以后,摄政王就沉默起来,半句话也没有说过。

如今皇帝主动点到了自己,摄政王微微睁眼,看向正上方道。

“微臣并无异议,也愿意接受陛下的责罚。”

听到这人这么爽快就同意了受罚的事情,几个太子党对视一眼,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怀疑面前这人在耍诈。

“这段时日,摄政王不必上朝理政,监国一事也全权由太子负责,这样处理,诸位爱卿可满意?”

别说是满意了,那几个太子党简直是狂喜。

他们等了这么久,可算等到摄政王卸任的那一天了。

“王爷,他们简直欺人太甚,这件事情根本不是您一人所为,不过是那魏家人假借着您的名义行恶乡里,这件事情还是得靠这个陛下给您清白,怎么能让您受了冤屈。”

看着手下人为自己打抱不平,摄政王并没有表示出丝毫着急的迹象,他当然知道现在皇后太子在谋划些什么。

不过是想要清除自己的人,还要为太子登基扫平一条路罢了。

“罢了,这件事他们愿查就查吧,顶破天了也就是查到魏家的身上,不可能再与本王有任何瓜葛。”

那小厮还想再说,可是看到自家王爷的脸色以后,又只好闭上了嘴,他知道自己再说下去,就触到王爷的霉头了。

摄政王自从朝堂上遭了弹劾,又连连降职,干脆在家闭门不出,这消息不知何时在京中流传了起来,原本站在他这一边的大臣还真有生了退缩之意的。

虽然他们不愿意站在太子那边,可也不代表他们愿意站在一个逆臣那边。

“王大人,当初咱们可说好的,不管王爷怎样都要站在他这一边,如今事情还未商定出个结果,你怎么就坐不住了?”

听到一旁同僚的话,那被称为王大人的男子气红了一张脸,手指着对方骂骂咧咧。

“你你你,想为朝廷的蠡虫说话不成?”

被他指着的中年男子一甩袖子,毫不在意他话里的偏见。

“本官相信王爷不是那样的人。”

尽管有这样支持摄政王的人,却也有不少人真的信了皇后和太子的所为。

京中的官员是还是很会见风使舵的,毕竟谁对他们有利,谁对他们有弊,他们可是分得一清二楚,如果摄政王不能给他们带来想要的,就算依附于他,也得不了什么好。

朝中原本还坚定不移支持摄政王的人却是频频受到打压,一位大臣甚至被揭发出来家中下人故意为难百姓。

事情本没那么严重,那位大臣事后也赔了不少银钱安抚平民,可皇后早就安排好了下手,买通了几个下人,在篡改的真相之下,皇帝气的对那大臣连降三级。

就算摄政王想要瞒着这件事情,可是京里的某些人却不乐意了,更不用说摄政王的羽翼被折断以后,调查淑妃一案的事情也受到了不少阻碍。

本来这桩案子最后应当是交给他收尾的,可是却都断在了他的手里。

“王爷在京城似乎是遇到了事情,如今禁足不能出府,就连上朝的权力都被剥夺了,主子您看……”

沈沅听到墨白回报时就已经坐不住了,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严重,如果这件事情是皇后所为的话,那么下一个受到波及的人就是自己的身边人。

“这里的一切可都扫好尾了?”

墨白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还是做得干净的,就算是有人掘地三尺,也不可能调查出他们曾经的所为。

沈沅见他如此笃定,立刻吩咐下去。

“即刻收拾,明日归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