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3章(1/2)

没有来大将军府登门拜访,就像是忘了和大将军府的这层关系, 也像是因为那日她相看那些将领们,吃醋过后,便彻底心灰意冷,绝了这念想。

总之,他既不说,旁人便只能瞎猜,再加上陆姑娘翻案之后,也还住在方府,便更让人遐想。

都说“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既然他身侧有了新人红袖添香,也就不至于再心心念念着阿桂。

茶余饭后,人们提起这事,也只当做一桩风流韵事,并未放在心上。

阿桂听外头那些闲言碎语听得少,所以并不知晓。

但是元恺知道啊,所以他时常回来,气得心头郁结。

虽然他已听阿桂解释过,这都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却还是替阿桂不值和生气。

渐渐的,又开始提起,不如还是让阿桂找个他军中的青年才俊,至少人家有担当,不怕招惹麻烦,更不会故意和阿桂把关系撇得一干二净。

阿桂哭笑不得,只好经常给元恺做些好吃的,酿些好酒,并劝他,小同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元恺总是轻哼一声,其实心里却是相信阿桂所言。

这些日子他在朝堂上,对方喻同的言谈举止越发了解,就越知道这小子绝对不简单。

起码,比他军中那些将领的心思深沉许多,而且,前途确实无量。

转眼,又过了小半个月。

到了太后的寿辰。

许多朝臣还有家眷都要进宫去祝寿。

元恺这样的身份,自然是免不了的。

阿桂作为他唯一的家眷,也要跟着进宫。

对于这些场面,元恺向来是厌烦不已。

出门之前,仍旧心生抱怨,扯着透不过气的礼袍领口埋怨道:“还是在边境好啊,至少没这么多虚虚晃晃的宴席,兄弟们聚在一块,也是开怀畅饮,哪像去参加寿宴,根本不能喝得尽兴,全是些寒暄和场面话。”

阿桂失笑,温声劝着,“三叔,这京城自然和打仗的境况不一样的,你既回来了,便只能勉强忍耐忍耐。”

“唉,都怪主战派不争气,主和派的人数实在太多啊。”元恺背着手,无奈地摇摇头,踱步上了马车,又忍不住和阿桂说道,“你瞧瞧,连马都不让骑着进宫了,只能坐马车,憋在这一小片车厢里,简直太……唉。”

元恺连着叹了两口气,负手上了马车。

阿桂跟在他后边,无奈地抿唇笑着摇摇头,也踩着马车小凳坐了上去。

……

皇宫里,太后的雍安宫是今日最热闹的一处。

戏台子早早搭了起来,太后点的那一出麻姑献寿,戏班子一直不知疲倦地反复唱着,将整个雍安宫的气氛都烘托得十分热闹。

太后寿辰,摆的宴席自然也是满汉全席,长长两列桌椅在外殿排开,竟一眼望不到头,比当日元恺的庆功宴的排场还要大气不少。

到底是太后六十岁的大寿,而且圣人又是天下闻名的孝子,所以今日这寿宴光是礼部筹办,就花了两三月有余。

凡是京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要前来祝寿,为了体现的,就是这一份面子和对太后的尊崇。

所以阿桂毫不意外地见到了姜淑鹞和晏芷怡。

因为元恺耽误了一会儿,所以阿桂算来得晚的。

她到了女眷云集的偏殿时,姜淑鹞和晏芷怡已经熟络地坐在那儿饮茶聊天了。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在张望,大概是在等她来。

一见她,便都双眸放亮,笑着迎过来。

她俩各拉着阿桂的一只手,笑容盈盈。

“阿桂,你总算来了。”

“阿桂姐姐,我可等你好些时候了。”

阿桂和她们说了几句话,一同拉着手到偏殿的角落里坐下。

可无论怎样想低调,有她和晏芷怡在,总归引人瞩目。

她的三叔是威慑北国的元恺大将军,兵权在握。

而晏芷怡她爹则是南国闻名的文坛大人物,亦是许多文官马首是瞻的对象。

这一文一武,便是许多人心中的两座高山,自然免不了许多小官吏们的家眷们要来献殷勤,套近乎。

阿桂和晏芷怡虽然想清静些,可也不是那种不把人看在眼里,高高在上的。

所以若是有人过来,她们也还是会含笑寒暄应对,略说上几句。

直到她们按着眉心露出倦容,大多识相的女眷也就不再来打扰,这会儿三人才能说上些悄悄话。

阿桂忙着问姜淑鹞的伤势,关怀不已。

幸好姜淑鹞如今已经恢复如常,握着她的手背说道:“还要多亏了你上回给我送过来的那玉霜膏,当真是稀奇得很,只涂了小半个月,那疤痕就渐渐浅得消失了。”

“如此甚好。”阿桂心里终于宽心,半弯起眼角笑着。

晏芷怡也觉得稀奇,瞪圆眼说道:“阿桂姐姐你还有这样的好东西?圣人也太宠小同哥哥了吧!那玉霜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萧叶慕倾城 扶我起来我还能喝 攻略不下来的男人[快穿] 女友成名不甩我怎么办 窥情:官心计 三国集美录 宫锁心玉续集 纯粹理性批判 鬼眼新娘 龙门虎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