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74章 陈广秋的养鹿场(3/3)

的范例。于是乡政府便向上级申请了二十万元扶贫基金在噶钯村办了这个梅花鹿场。他们从外地买来了五十只梅花鹿幼崽,修建了必要的设施,从村里挑选了四人为养殖员,还从外地请来了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五十只小梅花鹿一天天长大,有些雄梅花鹿已经有一米多高了,他们头上长出了犄角,迈着绅士般的步子,非常可爱。招引得邻村的大人、小孩常来观看。随着鹿的长大,饲料的需求也大得惊人。没天都有村民送玉米、高粱、豆粕。这些东西鹿场按市场价收购,村民们数着手里的钞票,脸上笑着,心里甜着。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第一次采集鹿茸的工作。梅花鹿是机警的动物,不太好接近。得先用一种特制弹簧抢把麻醉针射向鹿的屁股,待鹿被麻醉后,工作人员便带着手锯、酒精、止血粉进入鹿圈,一人蒙住鹿的眼睛,一人就开始锯鹿茸,不到一分钟一枝带杈的鹿茸就锯下来。这时候被锯掉鹿茸的根部会喷出几条血线,用容器把这些血线收集起来,及时放在冷藏箱里。鹿茸、鹿茸血都是极珍贵的药材。把鹿茸和鹿茸血及时送到县城,换回沉甸甸的钞票。村民们得了自己的那一份,那一年是村民们最高兴的一年。农民是很现实的群体,他们看见实实在在的利益,商量着准备集资扩大规模,第二年大干一场,可是后来的剧本被另外一些人改写了: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话在噶钯村应验了。

原来,噶钯村的鹿场办成功了,有很多人前来参观、取经。噶钯村热闹起来,很多人都传说着鹿茸血能壮阳、能美容。其中有些人就是为了来喝新鲜的鹿茸血来噶钯村的。而这些人都是些权势人物,或者是些权势人物的亲戚朋友。他们来了就找到村长,这是个扶贫项目,上面的领导来了喝点鹿茸血也不过分。村长勉为其难,只得答应他们的要求。殊知从鹿身上取鹿茸是很讲究的,迟了早了都不行,早了影响鹿的健康;迟了鹿茸会角化,影响鹿茸的价值。频繁地取鹿茸血必然导致鹿的不正常死亡。后来,村长辞职了。县领导知道这个事后,处分了几个干部。但有什么用呢。好端端地鹿场就被这些人喝成现在这个样子。

陈广秋听了强巴大哥的讲述后问道:“大哥,我来投资这个鹿场,行不行?”

“现在还欠别人的工钱、饲料钱啦。有了开头的教训,村里人都不相信了,难啊!”强巴摇摇头。

“工钱、饲料钱大概还欠多少?”陈广秋问。

“不是小数目哦,好几万呐!”

“没问题,我可以先把这笔钱付了。”陈广秋干脆地说。

强巴的眼里又有了异样的光彩,他瞪眼看了陈广秋好一会,然后说:“你说的是真的?要是这样,当然没问题。”

陈广秋点点头:“大哥,我说话算数!”

“好,好,这事能成,我待会就去找村长。明天等我的好消息。”强巴高兴地说。

陈广秋第二天用贺银花的名字与噶钯村签订了一份鹿场承包协议。他表现得很大气,他花几万块钱付清了鹿场欠村民的工资和饲料款。维修了鹿场的设施。还花钱维修了村前的水井,把那条小路铺了石块和水泥。他的举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

一晃两年就过去了。现在鹿场已经有一百多头梅花鹿,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来了,成了鹿场的员工。村里原来荒芜的土地现在都种上了玉米、高粱、大豆。村民的生活提高了。陈广秋起了两间木板房。一间办公,一间睡房。办公那间房的墙壁上贴了几张奖状。那是贺银花今年与村长去乡里开会领回来的。

陈广秋长期与这些善良、质朴的山民们打交道,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他的性情有了很大的改变,他没那么好斗了,没那么逞强好胜了,变得随和了。开始来到噶钯村的时候,晚上常做恶梦,现在也平静下来了。只是贺银花说要生个孩子他没答应。

晚上一个人坐在那间木板房里,常常会回忆自己做过的那些往事。那时候年轻,仗着自己兄弟多,房族大,自己头脑灵活,从搞运输起家,后来又抓住机遇开矿,钱越来越多,势力越来大。头上还戴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光环,一时好不威风。俗话说,势不可用尽,福不可享尽。可是他却仗着头上有伞罩着,任性使气,常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最后竟然干出谋财害命的勾当来。真是得便宜时欣欣乐,不遂心时闷闷忧。想起这些心里很后悔。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