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80章仙山宝药,钻研武学(2/3)

成为入门武夫,作为普及性的福利待遇足够了。

就像上一世中国搞教育,最初目标只是全体扫盲,后来才提升到九年义务教育。

再之后就没弄出十二年义务教育,乃至义务大学教育。

原因很简单,越高级的教育花费的资源越多。

除非是小国寡民,否则没有任何国家能提供“全员大学”的海量资源。

顾恪在大武做的事也是相同的道理,不过是把“文化教育”变成“练武教育”,扫盲变成武夫入门。

能被他多加照顾的地方和人,自然是通过了观察,确定有培养价值的。

绝大多数人想晋升第二轮,终究得靠自己努力,而不是指望仙山发“全民福利”。

他已经给了大武百姓更高的起点,再不努力或运气太差,怪不得旁人。

……

大武五百一十四年的日子正一点点地过去。

顾恪对新得到的文思泉涌特性爱不释手,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武学和技艺的理论学习、整理上。

技艺还好,偏门些也能用于改进洞府内的生活条件,学了不亏。

钻研武学对他自身的性价比却没那么高。

高等级的无相真经,加上五门系统特性武学,几乎覆盖并超越了绝大多数武学的实用效果。

但上辈子作为武侠、功夫文化的爱好者,他终究还是割舍不掉对武学的兴趣。

之前不怎么涉及,一来是没武学理论基础,二来是无相真经与大武的武学路子迥然而异。

山谷还未升级洞府前,既缺手艺,也缺在外交易的天符通宝。

升级洞府后这几年,随着出摊次数和地点的增多,洞府内的原材料极大丰富,制造加工能力也大幅度提升。

更重要的是,积累的天符通宝不少,每次都能在大城市里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额外从外界交易大批物资。

洞府的日常用品、材料不再紧缺,甚至该说是很富裕。

以洞府内尚未产出的盐为例,他不过是在出摊到海边大城时,与当地守将“友好协商”了下。

那位二轮六转守将在天工角色面前,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

当然,路边摊是不会强买强卖的,顾恪只是不想守将偷奸耍滑,浪费天符通宝而已。

实际交易给那守将的是一瓶十颗的中品补血丸。

所谓中品,是洞府内出产日渐丰富后,顾恪顺手制订的标准。

这是便于各种材料、物品的日常入库、登记、归类,一般分普通、中品、上品、特殊这几个品级。

普通异种紫麦加工成的补血丸,就是普通档次,对一轮武夫效果极佳,二轮武夫也能用。

中品就是仙田种的紫光三宝麦加工而成,二轮武夫使用效果极佳,对武宗有效但较慢。

上品则是血灵仙田里的特殊紫光三宝麦的产品,武宗使用都能恢复大量血气——梅竹她们外出主要带的就是这种上品补血丸。

至于特殊补血丸,全是看运气。

偶尔在加工时会附带上超强补血效果,武尊用了都说好,但产出无法保证。

中品在顾恪和秦大小姐她们那里几乎没用,放在外界却是武宗都需要的好东西。

因为以武宗的血气量和身体强度,已不是普通药物便能起效的了。

那守将刚开始以为自己是被勒索,待中品补血丸到手,知晓其效果,态度立刻来了个急转弯。

赶在收摊前,抄了城里最大盐商的库房,共计二十万斤的粗盐,让兵卒送到了路边摊。

哪怕那盐商背后有人,守将也不在乎了。

一颗补血丸就能让背后之人不追究,两颗足够其笑出猪叫声。

粗盐有钱就可以买到,二转武夫可以吊命,武宗可以疗伤的顶级宝药,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

事实上不止顾恪如此“批发”过东西,小满和小萍儿也买过。

小萍儿是对各种丝线布料、染料比较感兴趣。

而小满比较随性,有时想要某些点心,有时想要某些食材、香料。

顾恪不管她们喜欢什么,要求就一个——要就整个打包,不要扣扣索索拿一点。

需要丝线、布料、燃料就搬空某个布庄,看上食材点心就搬空一家点心铺或饭店的食材。

反正规矩就一个——“仙山”买东西从来不用钱。

普通百姓可以换到一门武学和修炼所需药物,大势力或二转武夫直接给药丸,比什么钱都更值钱。

这几年下来,不时见到听闻过此等好事的当地官员、守将,以及势力首领。

他们会眼巴巴地守在路边摊,指望神农、天工,又或几位侍女仙姑突然开口说一句“我要甚甚甚”,酬劳至少有一瓶十颗的救命宝药(中品补血丸)。

还有几个运气更好的,拿到了小满随手给的安魂丸、定神丸,服用后能增加些许心神强度,提高精神抗性。

这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