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1.第021章(1/2)

鲁国公府太夫人的祖母是先长公主,身份也算尊贵,年轻时曾随老鲁国公在外征战,颇有几分英气和胆识。

可惜年纪越老,脾气却越发古怪起来。

上一世,冯九珍嫁到鲁国公府后,由于出身原因,为太夫人不喜。

尽管她每天小心侍奉,隔三差五还送些珠宝珍玩过去讨好,可还是处处不得太夫人心意。

那年太夫人过寿,冯九珍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几经辗转,才托人情买来了一株红珊瑚树,高约一米半,树形完好,十分罕见,她原以为太夫人这次一定会喜欢。当天,太夫人见到珊瑚树也确实少有地对她笑了笑,可谁知道却在把玩的时候,不小心划破了手。

寿辰上见了血,太夫人登时变脸,随手拿起手旁不知哪位庶小姐抄录的佛经砸到了她的头上,大骂她不孝不敬。说冯九珍花钱买来的这个玩意儿,不仅毫无心意在里头,还刺破了她的手,简直就是在故意诅咒她。

可明明那株珊瑚是冯九珍特意找人打磨过的……

但太夫人根本不听她解释,直接当着一众下人和宾客的面,让她跪在了客厅外。那时候,外头正下着雨。

雨势渐大,落在脸上,拍打得生疼,整个鲁国公府没有一个人肯替她求情。她的夫君赵云朗,远远地站在廊下看她,她都不用抬头,就知道那张脸上是怎样嫌恶的表情。

最后,不知道是哪位心善的宾客实在看不下去,劝了太夫人,她才被人拖回房关了起来。

……

冯九珍闭了闭眼,让自己不再继续想下去。反正这一世,她再也不用、也不会讨好这两个人了。

*

月底在即,怕绿绦偷懒,冯九珍特意叫了巧云去监督她。

由于时间紧迫,绿绦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房里抄经书。巧云见她实在辛苦,偶尔也仿着她的字体替她写上几张,可也不敢多写,生怕被小姐看出端倪。

绿绦紧赶慢赶,终于在月底的最后一天,抄完了整本金刚金。这感觉,比跟十几个人打架还要累。

与此同时,王城各位夫人之间,私底下也悄悄传开了一条消息,恰好是跟寿辰在即的鲁国公府太夫人有关的。

太夫人是宫里兰贵妃的生母,每年她的寿辰,都是王城里的一件大事。今年又恰好是整寿,更叫人格外上心。

话说这有关太夫人的消息,最早是从户部侍郎夫人那儿传出来的。

说是前年,户部侍郎夫人给太夫人送礼,送的是一套上好的骨瓷,又薄又透,色白声润,为上上佳品。可谁知道太夫人一看,脸色大变,转身就叫身旁的丫鬟给扔到了外头,摔得稀碎。此后,每回遇到侍郎夫人,更是不肯给她好脸色看。

侍郎夫人疑惑了两年,始终想不出来自己哪儿开罪了太夫人,眼看今年又到了送寿礼的时候,情急之下,就找到了曾经贴身伺候过太夫人的婢女,这才明白症结所在。

原来太夫人礼佛,近一两年越发虔诚,连肉食都不吃了,更见不得杀生,她当日送了太夫人一副骨瓷,因骨瓷是用牛骨烧制,故而太夫人才动了怒。

那婢女还告诉侍郎夫人说,太夫人不禁不爱杀生,也不喜奢华,独对各种佛经十分上心,可市面上的经书往往字小,太夫人眼花,就常让人抄成大字给她看。若想要在寿礼上讨好太夫人,只要记住这点就能事半功倍。

消息传开之后,大家将信将疑。

太夫人摔了户部侍郎夫人礼物这事,她们是知道的。至于其他的……

其中有位夫人作证,说有次去鲁国公府里拜访,见太夫人正训斥府里的丫鬟,好奇之下一打听,原来是因为丫鬟在午饭时给太夫人做了一道烧鹅。当时她还不明白为何太夫人不能吃烧鹅,原来竟是礼佛的缘故。

另外也有几位夫人说,她们曾几次邀请太夫人宴饮出游,均被打发说,太夫人正静心礼佛,不便外出,现在看来,竟都是真的。

几位夫人私底下一通气,发现对上了个七七八八,顿时对传言信了大半。而且还有人从户部侍郎府上打听到,侍郎夫人前两天买了好些经书和纸张,天天在家埋头抄写,抄完了还打算送去寺庙里开光。

目前户部尚书正空缺,侍郎夫人为了自家夫君的前程,可是最想讨好太夫人的,她都已经火急火燎地抄起了佛经,看来她所言非虚,并没有故意哄骗大家。

更有人说,指不定这道流言就是在太夫人的授意下传出来的。鲁国公府一向规矩严明,府里的丫鬟和小厮若没有主子授意,就算是已经脱离国公府的,也不敢乱说道府里的信息。

于是,她们猜想,这是太夫人觉得大家前几年送的礼物实在不合心意,今年才故意给大家提个醒。

总之,她们很开接受了这个消息,有的买纸回家抄经书;有的塑金佛;稍讲究点儿的,就寻块儿好玉雕成菩萨的模样;还有的怕和别人送的东西雷同,特意让人制作一些精巧的小玩意,上头刻上佛经,或着画上佛像,可都不敢挑太好的料子,生怕太夫人嫌弃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