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9章 噤若寒蝉(1/2)

生了一通气,再静下来缓了片刻后,迷你朱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有些成长了。

看了看跪在旁边大气不敢出的马氏,轻言抚慰几句,又起身返回前朝。北平的事还得要尽快定下来,削藩不能耽搁啊。

重整心情回到武英殿,让人叫来了齐泰、方孝孺等人,把锦衣卫去宣旨带回来的消息说了。

迷你朱看着自己的这些肱股之臣,忍住再一次要窜上来的火苗,问道:“那鸿正拒不接受朝廷好意,与燕藩站在一边已经是无疑了,诸位爱卿何以教朕?”

如果只是说削藩的事,这些大臣们还可能因为彼此意见不同而争论,但是说到詹闶,就没什么声音了。

这人就像一个无解的难题,拉拢肯定是没可能,攻击又没什么办法。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汇总起来,所有在嘴上骂詹闶的人,其实内心都慌得一批。

孔老二虽然说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可那是说怪力和乱神,他也没交代遇上真神该怎么弄啊。

细数詹闶进入大明以来的所为,哪一桩用了怪力,哪一样又像乱神了?别说有没有,他们连理解都理解不了,更别谈能不能解释清楚了。

所以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一个认可,詹闶被后站着的也许就是真神。只不过立场不同,詹闶的行为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不符合名教利益的,哪怕为反对而反对,也必须坚持。

可现在皇帝的问题是“如何干掉鸿正,干掉行道教”,这就让人很为难了好不好,这特么是要坑人的节奏啊。

别管行道教背后的是不是真神,也别管鸿正究竟是什么目的,要做什么。你可以嘴上骂他妖道,可以反对他,但是你不能憋着心思想弄他呀,要出大事的。有一说一,咱么不要玩这么大好吗!

众人都在装鹌鹑,最需要刷存在感的方孝孺就有机会了:“陛下,臣以为应对行道教,完全不必太过刻意。既然那妖道说了,明年就将离去,那便让他明年春天离去就好。”

迷你朱脑子转了转,好像是这么个理啊。你不是真神弟子吗,你不是一教之主吗,大庭广众说出的话总不能当放了屁吧。你不想走是你的事,让不让你留下,却是我这个大明皇帝的权利。

想通了这一点,感觉脑袋也没那么沉了,笑容重新回到脸上:“方爱卿所言极是,朕乃一国之君,这点肚量还是有的,继续说下去。”

存在感刷出来,方孝孺也很开心,捋了捋稀疏的胡须,接着献计献策:“既然是要离去,那么原本属于大明的,就要归还大明。真人封号,还有那炼钢的矿山,此般种种,陛下尽可收回。一个和大明没有了关系的人,那些被他抛弃的信徒,自然也就没必要为他摇旗呐喊了。这样的结果,也正如之前陛下与臣等商议的没什么出入,可以说一切尽在陛下掌握之中。”

小小马匹拍过去,迷你朱十分受用,不由得笑着点起了头。方孝孺再接再厉道:“如此,高皇帝宾天已逾百日,陛下也可以召各藩长史入朝奏事了。待到燕藩可靠之襄助离散,也就是行道教出走之时,彼时若他还要纠缠,陛下便可将之驱逐。他已有言在先,届时不论燕藩还是信徒,也都无计可施了。”

一段愉快的君臣奏对后,武英殿里的气氛越来越好,众人都开始各抒己见,畅想未来的美好前景和蓝图,一个煌煌大明已经呈现出来。

偌大帝国的中枢,行动起来效率还是很快的。八月上旬还没过去,金陵城里的动作就已经四面开花了。

前兵部尚书茹瑺出任河南行省左布政使,云南左布政使张纟冘调入京城改署吏部,浙江左布政使王钝调入京城改署户部,云南行省右布政使陈迪调人京城改署礼部,刑部右侍郎暴昭升任尚书,监察御史郑赐升任工部尚书,六部尚书整体升级至正一品……

前面的人事变动还算勉强说得过去,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哪个皇帝上来都是喜欢用跟亲近自己的官员班底。

六部尚书提升等级这件事,就搞得天下哗然了。老朱在位的时候,一直都没放松对文官的压制,现在却突然就拔起这么多一品大员的文官来,每个和“兵”字挂钩的都开始躁动了。

燕王府书房,詹闶看着手里这份和皇帝召见各王府长史圣旨前后脚到达的消息,也笑了:“前兵部尚书茹瑺调任河南布政使司,这招棋走得太臭了,茹良玉执掌兵部七年,岂是随便换个人就能替代的。此人布政河南应该不会太久,金陵一旦有不决之事,还得把他调回去,于北平并不会造成威胁。现在要关心的是,削藩先从哪里开始,他们又会怎样对北平形成包围。不过有一点倒是让人意外,云南左右布政使全部入京,看来岷王殿下也进入第一步削藩的名单了。这帮名教的,果然做不成大事。”

老和尚也跟着失笑:“行事太急,注定不会有好结果。名教向来务虚,终日埋头苦读,概不从事所谓俗务,只以为靠着圣贤文章就能治理天下。真正事到临头,要么无计可施,要么纸上谈兵,终究逃不过实力的差距啊。”

詹闶也笑了:“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人都把这句当作至理名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