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章 蹭饭吃的如海(1/2)

回到山寨,李庭岳立刻去找了刘一斧,把今天所有的事情向他讲述了一遍。

刘一斧狠狠揪了一把自己的胡子,用力拍个一下李庭岳的肩膀,哈哈大笑着说道:“驴子,事情做的不错,不过咱们缺少粮食和绢帛,拿什么购买客栈?”

说到最后,刘一斧又皱起眉头。

不管是西晋还是东晋,铜钱的使用率都不高,民间更喜欢用粮食和绢帛来交易。

士族权贵们却喜欢用金银珠宝交易。

曾有豪族以一斗粮食二两黄金的价格买入,可见,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我算过时间,如果一切顺利,半个月之后咱们就能和崔家完成第一笔交易,到时咱们就有粮食了,只要艾草的供应不断,就有充足的粮食过冬,有富裕的粮食咱们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

李庭岳对现在以物易物的习俗非常喜欢,比死板的钞票更有人情味。

我有一头猪,你想用两只羊来交换,我觉得不合适完全可以拒绝,而不像明码标价,只要价钱足够,任何货物都能以钱来交易。

太高深的道理刘一斧也听不懂,李庭岳也懒得解释。

只是把最浅显的事情说给他听,剩下的就看结果了,凡是能给山寨带来好处的,刘一斧都认为是好事。

刘一斧现在也学聪明了,与其眨巴着眼睛什么都听不懂,还不如把一切交给李庭岳,自己还能落得省心。

他现在很满意这个自己用计谋骗来的少年。

开始只是想让山寨多一个大夫,为山寨的兄弟们看病,可没想到,这孩子还是个全才,精通各种杂学,连给人下套都是一把好手。

不过这些刘一斧不管,只要李庭岳能够让山寨的兄弟们吃饱饭就行。

李庭岳又和他聊了一会儿,见老强盗眨巴着小眼睛,不停看酒坛子,知道他酒瘾犯了,告辞一声,就离开了。

……

接下来几天,窑炉终于盖好了,第一批石灰石被送了进去,不过烧出来的效果却不好。

外面变成了石灰,最里面还是石质的状态,这是窑炉内的温度没有达到的结果。

对于这一点,李庭岳早有准备,烧白灰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他虽然知道所有的工序,却没有真正实践过,需要一点一点的来摸索。

晒房建在了山寨最高的地方,四面通风,阳光充足。

强盗们也知道晒房关系到以后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建造的时候格外卖力。

李庭岳估计五天能建好,结果强盗们三天就给盖好了。

艾草也早就被山寨的妇人们剁碎,装在笸箩里,晒房建好后立刻就惨了进去。

李庭岳看过一次,妇人们对他的话执行的很到位,剁碎的艾草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老农都未必认识。

山寨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每个人都在盼望好日子快些来到。

李庭岳却有些着急,已经十天了,冯家镇那边没有传来一点消息。

他预估的时间是十五天,但十天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山寨里的艾草已经快堆成山了,晒干的也有上百斤了,如果不能换成粮食,他之前所做的努力就等于白费力气了。

又等了一天,李庭岳才看到老曹的弟子如海匆匆的走进了山寨。

“驴子哥,我家先生让我通知你,崔管事到了,要见你。”

“崔管事是一个人来的吗?”

李庭岳最关心的还是崔管事有没有运来粮食,如果只是他一个人过来,那事情怕是出现了意外。

“不是,这次崔管事是带着几辆牛车一起来的,随从也带了不少。”

如海一边说,眼珠子一边四处乱看,这次山寨的变化比上次还要大。

那个圆形的房子已经盖好了,旁边堆满了石头,还有一些石头比豆腐还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山寨的最高处还有一栋更奇怪的房子,四面都是窟窿,一些妇人端着笸箩在进进出出。

也不知道这样的房子能不能住人?冬天岂不是把人冻死。

如海的大眼睛四处张望,寻找厨房的位置。

他挑这个时间来就是准备蹭吃蹭喝的。

李庭岳听如海这么说,就知道艾草的事情基本上算是定了,心立刻放松了下来。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艾草的价格,三斗粮食换一斤艾草是最低的标准。

如果崔家的出价少于这个标准,他就打算立刻去盘蛇岭想办法把商道堵死,然后在马王山的官道上盖一座收费站,向过往的商队收保护费。

当然,这是最后的办法。

盘蛇岭的商道是一定要堵死的,至于向商队收费的问题,只有在山寨兄弟们没有粮食过冬的时候才会去做。

只要山寨不缺粮食,他准备和商队和平共处,只做生意,不谈抢劫。

见如海没心思和自己说话,李庭岳就把他带到了新盖好的厨房,让厨子老赖给他做生煎包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