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2章 新年(1/3)

后世的火车见过没有?

没见过……太好了,在山石上下铆钉,加固同样宽度的圆木,然后再打造一辆完全是钢铁的拉矿车就可以了。

看似复杂,却非常简单。

山路上建造路轨比在土路上建造还要牢固,不用担心因为雨水而出现松动的情况。

李庭岳蹲下来,拿着一根木棍在地上画了一幅草图,详细的向他们解释了起来。

不得不说,几个队长实在没什么动脑子的天赋。

李庭岳解释了半天除了朱振频频点头,其他几人依旧神色迷茫的看着他。

其实他们能不能听懂李庭岳不是很在意,干活的又不是他们。

让黄景瑜派人去山寨里找木匠和石匠。

如果盘蛇岭没有,就去冯家镇找。

既然进了矿山,自然要见江舟和杨旭两个工头。

江舟还是那副彪悍的样子,他本就是军户出身,只是跟随过将作监的大人勘察过几年脉矿,才逐渐对此道产生兴趣。

只是仕途不顺,又没有后台,如不是被胡子带到这里,估计只能潦草度日。

对这里的日子江舟很满意。

每天大鱼大肉,还有烧酒伺候,别提多惬意了。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娶一房妻子,给江家留下后代,愧对过世的老父老母。

这是江舟在见到李庭岳后发出的感慨。

既然重要的技术工人已经提出了条件,李庭岳当然要安排。

在这个动乱的时代,给江舟找个像样的媳妇还是没问题的。

相比江舟,杨旭的条件就很直接,他想回洛阳看看妻儿。

这样的条件让李庭岳一口回绝了,但为了安抚他,李庭岳答应他,在帮江舟找媳妇的时候,顺便给他也找一个。

杨旭愁眉苦脸的拒绝了。

这让李庭岳好奇了,一个依靠丈人家关系上位的人竟然和妻子的感情很好,没有受气,看来果然是真爱啊!

在矿山上等的时间不长,黄景瑜派出去的人就带着三个人回来了。

两个石匠,一个木匠。

石匠是剑戈的兵士,木匠却是官兵。

李庭岳再次把如何制造路轨的事情向他们解说了一遍。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真是一点也没错。

刚才给高大鹏他们解释了半天的事情,现在说了一遍三个人就听懂了。

两个石匠是行动派,把自己的工具拿出来,在山路上凿眼儿下铆钉。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石匠凿眼儿,下铆钉,木匠负责把圆木开槽,固定在铆钉上。

第一天干活的人不多,只有不多的几个人。

第二天人就多了起来。

在两个石匠的教导下,凿眼儿的一度达到了几百多人。

开槽的足有上千人,砍树的,运木料的,切割圆木的,山路上一派热闹的景象。

李庭岳画了运送铁矿石的小车让郑老三去打造。

有过打造滑轮和弓弩的经验,打造一辆能在轨道上行驶的小车实在太简单了。

三天……

短短三天的时间,整个轨道已经完全建好了。

看着在山路上蜿蜒曲折,如同火车道一般的路轨,李庭岳眼神中露出怀念的神色。

现在只差郑老三的小车了,只要运送铁矿石的小车打造好了,就可以正式开始实验了。

“你说,公子费了这么大劲,能行吗?”

说话的是一个羌人,坐在他旁边的却是一个剑戈的兵士。

所有干活的人中不仅有羌人和官兵,还有剑戈的兵士,为了让他们融合在一起,几个队长也是煞费苦心。

不仅干活的时候把他们混合在一块,就是吃饭聊天,看热闹的时候也会安排到一起。

就像李庭岳说的那样:“只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被排斥的那一个,他们才能真正融入到山寨。”

“你什么时候见公子失败过,等着看就行了。”

一个剑戈兵士友善的拍了拍那个羌人的肩膀,神色非常亲热,宛如朋友。

羌人在山寨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接受剑戈兵士们的洗脑。

其中一条就是盘蛇岭山寨的建立从无到有都是李庭岳一点一点创造的。

为了在羌人简单的脑袋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一件事要反复重复好几遍,直到让他们接受。

人心都是肉长得,何况羌人本来就没有钢铁般的意志。

被同化是迟早的事情。

那个羌人在听了兵士的话后,竟然没有出言反对,反而点了点头,好像很赞同他说的话。

郑老三日夜赶工终于打造好的小车被抬来了。

为了让小车装满铁矿石下坡的时候不至于速度太快,李庭岳特意做了一个减速装置,安装在两个前轮上。

没有橡胶,只能用牛筋来做。

而以牛筋的使用寿命来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