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章 签订文书(1/2)

箱子里没有李庭岳想象中的金银珠宝,也没有名贵玉器,只有几个礼盒和几坛子酒。

那几个礼盒不用看,里面肯定是糕点吃食一类的。

而且李庭岳还隐隐问道一股食物坏掉后的霉味。

从洛平府到冯家镇要走一天,还是在炎热的夏天,食物不坏才怪了。

崔管事笑眯眯的打开其中一个礼盒,端出一盘绿色的糕点,送到李庭岳面前,请他品尝。

李庭岳强忍着吐崔管事一脸口水的冲动,笑道:“还是回山寨,让兄弟们一起品尝吧,小子一人独享不太好。”

崔管事哈哈一笑,称赞了一声李庭岳的情义,把糕点放回了礼盒。

他也看得出来,李庭岳对糕点并不感兴趣,心中有些好奇,一个占山为王的强盗,竟然对大户人家的饭食不屑,这些泥腿子什么时候这么有见识了?

李庭岳不准备解开崔管事的疑惑。

其他马车上装有什么东西,崔管事没有说,李庭岳也不准备去看。

估计粮食的比例应该不大,大部分应该还是铜钱,只是没想到李庭岳不要铜钱,只要粮食。

崔家的算盘打的不错,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些铜钱怎么来的,就要怎么回去。

崔管事的郁闷之情可想而知。

两人回到厅堂,老曹正在一张纸上写字,一边写,还一边赞叹:“好纸,下笔流畅,没有生涩之感,最重要的是,吸墨的效果是如此的好,大猛,这真是老徐做的?”

大猛挠着脑袋,憨笑道:“可不是吗,徐叔说了,您老给人开药方,用的纸多,市面上的纸又贵,这是徐叔特意让我拿给你的,是他第一批造出的纸。”

“没想到老徐还有这本事。”

老曹满意的点点头,毛笔沾了些墨,笔走龙蛇,肆意挥洒。

听到脚步声,老曹放下毛笔,抬头问道:“你们的事情商议的如何了?”

“只差签订文书。”

老曹指了指案几上的纸笔,说道:“都准备好了,老崔,你来说,我来执笔如何?”

“正有此意……”

崔管事也知道,要是自己来写,李庭岳是不会放心的,有老曹代笔,两方都不会有意见。

老曹的字写的确实不错,笔迹工整,没有潦草的痕迹。

不过在听到三斗粮食换一斤冰台的时候,他的手还是抖了一下,一滴墨汁留在了文书上。

时间不长,两份文书已经摆在了案几上。

崔管事仔细的看了一遍,没有问题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拿出印章,盖上属于崔家的标识。

文书转到李庭岳面前,他拿起毛笔,歪歪扭扭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字体难看,毫无章法。

崔管事看了一眼,心中再次升起了好奇心。

一个盗匪,不仅有心机,有见识,还识字,这真是一个……

崔管事不知该如何形容李庭岳。

文书已成,崔管事带的粮食却不多,只有不到百斗,而马车上装的大部分都是铜钱,李庭岳又拒绝使用铜钱,让崔管事有些为难,他得到的命令是把所有晒干的冰台全部拉回洛平府。

“不如这样,您老尽管把冰台拉走,剩下的粮食来日再补齐就可以了。”

见崔管事为难,李庭岳主动提出了崔管事把冰台拉走的提议。

只要崔家确实需要艾草,他就不怕崔管事赖账。

“如此,多谢李兄弟了。”

崔管事大喜,招呼仆从把粮食从马车上卸下来。

李庭岳则让大猛回山寨把艾草背来,同时让他多叫几个兄弟来。

百斗粮食看似不少,但在西晋,一斗只有四斤多一点,一百斗也只有四百多斤。

四百多斤省着点吃,也只够山寨兄弟们吃七天,还是远远不够。

加上欠的五十斗,五十斤艾草换来了十天的口粮。

想着山寨中堆积如山的艾草,李庭岳才稍微放心。

只要老天在接下来两个月少下几场雨,把艾草晒干,今年冬天的口粮应该不缺了。

大猛甩开袖子,如同飞一般的跑回了山寨,在门口吼了一嗓子,立刻引得群山震荡,惊起无数的飞鸟。

山寨里跑出来几个兄弟,在知道大猛是来叫人搬粮食的时候,立刻炸开了锅。

刘一斧最是迫不及待,随手一扒拉,把一个挡在他面前的人拨开,敞开的衣襟中胸毛都在颤抖。

“老子这就带着兄弟们一起去。”

他刚想叫人去拿板斧,却被徐叔拦住了。

“大哥,咱们是去搬粮食,又不是去打架,拿兵器做什么。”

徐叔哭笑不得,连忙上前阻拦。

“说的也是。”

刘一斧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招呼兄弟就要下山,却又被大猛拦住了。

“驴子说了,谁都能去搬粮食,就是大哥你不能去。”

刘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