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7章 掀屋顶(1/3)

“可不是嘛!最近感觉流民比去年寒灾的时候还多,咱们和胡人打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人数突然就多起来了?”

一个守城兵卒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气,把一只脏兮兮的大手从敞开的衣襟伸进去,在胸口不停的搓……

“听说是胡人的骑兵正在四处驱赶百姓,也不知为何要这么做?”

“管他呢,反正现在又有干活的了,要么可以轻松不少。”

兵卒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看着面前不断涌现的流民,就像是在看一群牲口。

“妈的,都特妈给老子滚起来,一个个就知道偷懒,还敢喝酒,每个人十军棍。”

一个大嗓门在城头上响起,对着在城墙根晒太阳的兵卒大声咒骂。

兵卒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抱头鼠窜,破烂的军服穿在身上,到处都是补丁,比流民强不了多少。

城头上一个虬须大汉哈哈大笑,挥了挥比寻常人头还大的手掌,眼中全是嘲弄。

“赵司隶,本官对军务也不是完全不知,你这样放任流民入城,万一其中有胡人混入,该如何是好。”

赵习文身边的县令带着鄙视的神色斜着眼睛看他,倒背双手,一副高傲的样子。

县令也不想对司隶校尉赵习文如此说话。

只是每次想和此人商讨什么事情的时候,这人总是一副顾左右而言他的表情。

根本没有把他这个县令放在眼里。

时间长了,两人对话时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县令说他该说的话,赵习文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一副完全没有听到的样子。

“把那几个滚蛋的名字记下来,交到军法处,每人十军棍,一下都不能少。”

赵习文对身旁的副将叮嘱一番,对旁边的县令,看都不看一眼。

“流民的口粮你自行解决。”

县令冷哼一声,对刚才的局面早有预料,袍袖一甩,就想离开,身后却传来了赵习文的声音:

“一会儿去粮仓挑几十旦粮食出来,熬成稀粥,先把流民的肚子用水灌饱。”

听到赵习文的这番话,县令身子一抖,藏在袖子里的拳头瞬间攥紧,脸色变得很难看。

再次重重哼了一声,带着带着县衙书吏迈步离开。

赵习文满脸胡子的脸上看着县令的背影露出讥讽之色。

不就是一个大族的庶子嘛,还想在老子这里逞能,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他自小家境贫寒,父亲却是村子里唯一的读书人,给他取名习文,也是希望他以后能多读书。

可赵习文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对读书识字没有丝毫兴趣。

就因为这个原因,他父亲差点把他的腿打断,依旧不能让他改变。

十一二岁时的赵习文身高已经堪比成年人了,因为自小喜欢武术,又长期练习,手脚都比常人粗大。

十四五岁时,匈奴人来他们村子劫掠,赵习文用一柄村子铁匠打铁的大锤把进入村子的十几个匈奴人全都杀了。

那次之后,他父亲再也没有反对过他舞刀弄剑。

后来北方战事频繁,他被征召入伍,加入了大晋军武,十几年的军功只做到了司隶校尉,奉命镇守上党郡。

赵习文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为人正直,最看不惯大晋官府如今的贪腐之风。

又不愿意同流合污,要不是本身能力出众,会带兵打仗,早就被罢官免职了。

可即使如此,他还是看不惯县令的嘴脸。

这就导致,上党郡主管政事的县令和主管军事的司隶校尉互相不和,商议事情的时候自说自话,谁也不想搭理谁。

其实这样的局面最为难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手下。

“赵大哥,我们真的要收留这些流民呀?”

副将看着聚集在城门口黑压压的人群,心中不免嘀咕。

一万多流民,人数可不少。

“现在不是流民的问题,而是为什么鲜卑骑兵会四处驱赶乡民,他们到底想干嘛?”

看着城门口拥挤的人群,赵习文露出思索的神色。

……

冯家镇。

朱振在走了两天的山路后,终于来到了冯家镇。

老胳膊老腿儿的,本来就不适合走山路,再加上山上晚上的风很凉,让他差点中了风寒。

他知道李庭岳重建了冯家镇,以为只是加盖了城墙和翻新的房舍。

但眼前看到的一幕还是震惊了他。

十几米高的城墙已经超过了洛平府,红褐色的黏土混合泥沙比之青砖看起来还要坚固。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城墙遇到破坏不会出现大面积塌方。

进入城中,朱振更是惊讶,一排排崭新的房舍整齐排列,路面上铺着形状不一的石板,露出土层的地方都被开垦成了菜地。

白灰粉刷的墙面洁净整齐,只是缺少树木,无遮无拦,显得很光秃。

朱振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