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9章(2/3)

无诚意,既然如此,本官明天就回去,你们就等着朝廷派遣大军过来吧!”

郭玉甩了甩袖子,神色极为气愤,却在老武看不到的时候,对着胡佷使了个眼色。

胡佷愣愣的看了他一眼,不知道该如何做。

郭玉差点哭了。

他唱黑脸,总要有人唱白脸呀!

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这次的诏安肯定会失败。

虽然郭玉早就巴不得立刻返回洛阳。

但也知道如果诏安失败,他的下场会如何根本不用想。

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而且还会给朝廷诸公留下一个“办事不力”的印象。

一旦有了这个标签,以后想混迹官场几乎是不可能了。

郭玉想找个台阶下,老武偏偏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就算大人要回去,也要等到明天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好上路。”

老武憨厚,你说要走,我绝不挽留,还会高高兴兴的把你送走。

郭玉一个趔趄,差点瘫软在地。

他不是要走,只是想找个台阶下而已,不用如此认真。

整个洛平府难道就没有人能出面解围吗?

把如此一个莽汉留下来,独断专行,就不怕洛平府出事?

郭玉心中呐喊,已经可以想象自己回洛阳后的场景了。

又过一夜,在郭玉用各种方法暗示老武自己可以留下,甚至可以去冯家镇见盗匪首领以后,他还是无奈的坐上了回程的马车。

老武就像一块滚刀肉,煮不熟、嚼不烂。

再多的暗示对他来说都是枉然。

车轮滚滚,刚要离开太守府,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拦下了马车。

“大人远道而来,未曾远迎,失礼之极,请大人不要介意,下车一叙。”

郭玉听到这个声音,激动的全身颤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在看到王盛月的瞬间,郭玉差点哭出来。

终于见到一个能说话的了,而且还是一个读书人。

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已不足以形容此时郭玉的心情,他只想抱着面前的中年人大哭一场。

“本官王盛月,现任洛平府太守,郭大人有任何事情可以和老夫说。”

王盛月神色和蔼,语气亲切,形象儒雅。

在郭玉眼中,再也没有人比眼前之人更能让他安心了。

听完王盛月的话,郭玉愣了一下。

“听闻洛平府太守乃是冯推之冯大人,怎么……?”

“冯大人已经去了冯家镇做城主,如今的洛平府由老夫主政事。”

“这么说王大人也是……”

“不错,老夫也是盗匪。”

王盛月解答了郭玉心中的疑惑。

郭玉瞠目结舌,难以想象眼前的儒雅之人竟也是盗匪。

“都是时也命也,郭大人不用在意,里面请,有任何为难之事都可以向老夫说。”

把郭玉逼到穷途末路,然后反客为主就是王盛月打的如意算盘。

郭大人也非常配合,老武装傻充愣的演技更是堪称绝顶,最主要的是,这是他本色出演。

看似笑容满面的王盛月心里已经把李庭岳骂的狗血淋头了。

让老子给你干活,就要给老子俸禄……王盛月已经决定,把诏安使打发走后就向李庭岳要钱。

两人如同老友一般携手重新走进了太守府。

诏安使团副使胡佷自始至终都是低眉顺眼,一言不发,即使是王盛月出现,他都没有任何反应,只是抬了一下眼皮,看了他一眼,然后就继续沉默。

回到厅堂,分宾主落座,等丫鬟奉上茶,两人才谈起了正事。

老武被拦在了门外,禁止入内。

“不知王大人是否能够做主?”

郭玉不关心王盛月的身份,只想知道他能不能做主。

“如果郭大人是想让我家主公来洛平府见您,恐怕此事很难办呀!”

王盛月露出为难的神色,手指轻轻转动案几上的茶盏,目光低沉。

“有何难办,本官乃是朝廷诏安使,他如若不肯归顺朝廷,又如何会接受诏安文书。”

郭玉也急了,他乃是奉旨而来,要是完不成,后果堪忧。

“哈哈……”

王盛月哈哈大笑,安慰郭玉:“不是我家主公不见大人,只是冯家镇事务繁多,没时间来洛平府,郭大人如果着急,可以去冯家镇找他。”

郭玉脸色阴沉了下来。

好歹他也代表了大晋官家,诏安一群盗匪而已,竟要他屈尊纡贵,上赶着去找盗匪首领。

此事若传回洛阳,郭家的脸都会被他丢尽。

“郭大人远道而来,朝廷又如此重视诏安之事,说句不好听的话,郭大人能被选中做诏安使,能力先放在一边,一定有其他的原因,郭大人总不会为了区区尊严,而放下朝廷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