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5章 胡佷(1/3)

郭玉现在的心情和最初来洛平府时的心情完全不同。

当时在路上意气风发,幻想着以诏安使的身份在洛平府作威作福,也体验一把大权在握,高高在上的感觉。

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先是被打,后又被关进监牢,一系列的操作已经磨光了郭玉的所有锐气。

什么大权在握的感觉,他已经不想了,只想尽快把事情办完,然后带着诏安的盗匪首领们回朝廷交差。

在和洛平府太守王盛月交谈一番后,郭玉踏上了去冯家镇的路。

说实话,他这个诏安使当的确实有些憋屈。

若是换做武帝之时,一群不服教化的盗匪早就被大军剿灭了。

“等这群盗匪接受了诏安,去了洛阳,有的是办法弄死他们。”

郭玉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攥着,心里生出无尽的恶意。

掀开车帘,外面远山风景如画。

如今正值春季,万物生长,绿意盎然,鸟兽繁衍生息,即使是以荒凉著称的西北之地也自有一番风光。

微风拂面,郭玉的心情好了很多。

目光转动,看到后面一队长长的人马,他的心情又立刻变得不美丽了。

洛平府的兵马说是互送,还不如说是在监视。

他们可是诏安使团,不是外国的出访使团,如此对待,实在可气。

不过郭玉也只敢在心里腹诽两句,不敢当面辱骂。

洛平府的经历告诉他,在这里,还是老实点比较好。

从洛平府到冯家镇走了整整一天,晚上露宿在路旁,第二天继续赶路。

“今日午后就能到,来,大人喝酒。”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拔开水囊的塞子,咕咚咕咚猛灌了几口酒,然后把水囊递给了郭玉。

郭玉回绝了大汉,颤抖的手扶着车辕下了马车。

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

果然,过了午后,局面开始变得平整,马车也不再颠簸。

冯家镇的城墙很快就出现在了郭玉的视线中。

郭玉是朝廷军方的官员,对大晋的山川地理还是有所了解的。

洛平府以外就没有城池可以驻守了,只有盘蛇岭那一道天堑。

如果不是盘蛇岭路途艰险,只有商队愿意冒险,大批军队很难通行,洛平府定会首当其冲,成为边陲重地。

猛然间在边陲之地见到这样一座城心中自然大吃一惊。

这不在地里志中,更不再军方的名册中。

当行到城下,看清楚上面“冯家镇”三个字的时候,郭玉心中的震惊已经无与伦比了。

朝廷大军想在边陲建城难如登天,可这群盗匪却轻易的就建了这样一座城……

他已经知道为何盗匪们会如此厉害了。

那些在洛平府听到的传闻也许并不是假的。

“难怪朝廷三万大军折损在冯家镇下,这群盗匪比胡人还要厉害。”

跟随在郭玉身后的胡佷突然露出了和他木讷的表情完全不同的笑容。

郭玉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不明白这个从跟着他出了洛阳后就一直一言不发的人怎么突然说起了话。

“郭大人,迎接的人已经来了。”

胡佷的脸上露出笑容,指着城门口的一群人,让郭玉去看。

郭玉转头,果然看到了城门口的一群人。

那个互送郭玉前来的大汉哈哈大笑,策马奔向了城门口。

大汉在城门口下马,和那群人嘻嘻哈哈的一顿打闹。

然后……一群人就走了大部分,只剩下了不多的几个人迎接郭玉。

“郭大人远来辛苦,老夫冯推之特来迎接,一路舟车劳顿,请入内休息。”

冯推之没有感受到丝毫尴尬,笑着向郭玉拱手。

“在洛平府就听王……王大人说冯大人在冯家镇做城主,果然如此啊!”

郭玉也有些尴尬,别的不说,冯推之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既然和盗匪为伍,就要接受朝廷的惩罚。

只是,有冯推之这样的人为盗匪出谋划策,朝廷的诏安之策未必能够顺利实施。

在冯推之的引领下,郭玉带着审视的目光进入了冯家镇。

在城外之时,他已经被冯家镇的城墙感到震惊,进入城中后,他已然目不暇接,不知该看向哪里。

没有流民,没有想象中的脏乱差,街道整洁,房舍崭新,行人身上的衣服破旧,却很干净。

这根本不像是一座盗匪建造的城。

走走停停,马车终于停在了官衙门口,郭玉再次下马,看向了这座官衙。

不得不说,比大晋的官衙还要威风气派。

郭玉一行人向官衙走,此时正好有几人正从官衙出来。

他也没有在意,和那几人擦身而过。

冯推之目光微凝,脸上却不动声色,依旧是笑容满面,带着郭玉进入了官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