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3章 又遇盗匪(1/3)

从雍州到幽州真可谓路途遥远,千里迢迢。

一个处于陕西宁夏一带,另一个却是在河北,中间相隔上千里,这在后世都是一段不短的距离,更不用说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了。

在经历了去年的大灾后,今年的百姓明显少了很多。

尤其是官道两旁,在走出上百里路后,他们经过的几个村庄都是空无一人。

村子里,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在几所阴暗的房子里,还有几具腐烂的尸骨,看头发和牙齿,应该是村子里的老人。

大灾来临,能跑的人都跑了,只剩下了这些老人留在家里等死。

“咱们到哪了?”

李庭岳掀开车帘,问跟随在侧的黄景瑜。

“我也不知道,这样,我去问问小七。”

老黄举目四望,可能是想找一个标志性建筑让李庭岳自己去猜。

可看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明显的标志。

问了小七,他也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拿出地图,确认了良久,他们才确定,已经来到了冯翊郡地界,距离河东郡已经不远了。

“主公,前面就是洛水,过了洛水,再有三天的路程,我们就能抵达河东郡。”

小七估算了一下时间,觉得三天进入河东郡完全不成问题。

“军情司的探子昨天晚上来了一次,那时你已经睡了,就没有打扰,据军情司的探子说,最近羌人和鲜卑的大军调动频繁,驱赶的百姓也越来越多,看样子是在酝酿一场大战。”

黄景瑜平日就是正事不想说,喝酒必有我的做派。

平时的大嗓门嚷嚷的几乎整个盘蛇岭都能听到,打仗的时候也不怂,带着百十个人就敢和上千羌人死磕。

唯一让李庭岳头疼的就是记性不太好。

昨天晚上军情司送来的情报今天才说,还是快正午了,这要是不问,估计要等到下次军情司的探子送情报的时候才会说。

李庭岳把目光转向了小七。

不是告诉他了吗,军情司的情报他要亲自纪录,怎么告诉了黄景瑜?

“昨天晚上和几个兄弟喝酒了……”

小七抓了抓头,一脸羞愧的神情。

李庭岳也不计较,他知道这几天护卫队很辛苦,小七和兄弟们喝酒也是解除疲惫的一种方式。

“上谷郡有消息传回来吗?”

黄景瑜摇头:“上谷郡路途遥远,即使搜集到了情报,想要段时间传回来也不可能,估计我们到河东郡的时候就应该能收到了。”

李庭岳点头,抬头看了看天色:“让兄弟们加紧赶路,争取在天黑前抵达洛水岸边,今晚在那里过夜。”

小七和黄景瑜答应一声,各自去招呼兄弟们加紧赶路。

李庭岳则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中。

这里距离上谷郡实在太过遥远,而幽州的战局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虽说有军情司的人提前去布置,但也需要一个足够妥当的战略计划。

制订作战策略从来都不是李庭岳的强项,他更喜欢做的事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用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推动事情的发展。

但幽州各郡的长官他没有一个认识的,想要利用也是无从谈起。

连年战乱,除了少数富裕之地还有商队行走外,像冯翊郡这种地形复杂的边陲郡县,平时官道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来往。

这也导致官道上杂草丛生,只留下两道被碾压的坚硬的车辙。

又前行了一段距离,前方出现了两条岔路。

一条笔直向前,通往洛水岸边。

另一条拐弯向南,通往长安。

黄景瑜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向前的路。

刚走没多久,前面密林中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梆子声。

随着声音,一大群穿着破破烂烂的盗匪拦在了他们面前,同时,还有更多的盗匪从后面出现,堵住了后路。

遇到打劫的了。

黄景瑜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兴奋。

也没什么好害怕的,自己这支军队不仅有盔甲,还有唐刀和弓弩,就算面对胡人的骑兵都不在话下,更不用说是一群盗匪了。

“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领头的盗匪骑着一头四蹄发颤的老驴,手里拿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马槊,遥指黄景瑜。

此人浓眉大眼,方脸扩口,长得倒是相貌堂堂,就是形象差点。

骑在老驴的背上想要前行看起来也有些困难。

李庭岳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就对黄景瑜道:“都是穷苦百姓,要是能活得下去,谁会打劫军队,让他们离开吧!”

确实如同李庭岳说的那样,这群盗匪就像他们去洛阳路上遇到的刘大刀那群人是一样的。

为了不被饿死,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去当盗匪。

抢劫不是为了金银,而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