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6章 检验战斗力(2/3)

随着距离卢奴越来越近,路上遇到的胡人骑兵也多了起来。

有了三天,打了五场仗,都是和胡人骑兵。

其中鲜卑两次,羌人一次,匈奴两次。

按照战斗的时长来计算,羌人是最弱的,匈奴的骑兵战斗力最强,鲜卑的武器是最精良的。

遭遇的胡人骑兵人数都不多,最多的一次是面对五百匈奴兵。

检验军队最好的方式就是实战。

剑戈军是否已经成为李庭岳心中的特种部队,这就是一次最好的机会。

黄景瑜选择五百人对五百人,不多一人,不少一人。

自家主将选择的这种硬刚的方式让李庭岳差点拿刀劈了他。

己方这么多人,围剿就可以,而且剑戈军还有能射穿厚甲的弓弩,射程远,稳定性强,也不怕对方骑马逃跑,根本不需要死磕。

可检验军队作战力不是李庭岳的空口白话,而是死磕硬刚,正面作战。

李庭岳作战一直在用计谋,舍不得派剑戈军硬碰硬,小心的呵护着。

可孩子大了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问题,独自解决所有困难。

连胡大力都觉得黄景瑜这么做是以卵击石,劝他多派点人马。

黄景瑜的倔脾气上来了,谁的话着的不听。

李庭岳最终默许了,没有再说劝阻的话。

谁都看得出来,他也想检验剑戈军的战斗力。

匈奴骑兵在短暂的惊慌后,在知道对方竟然想和他们一对一的战斗,全都笑了起来。

他们在北地已经和大晋的军队交战不下数十次了,晋军的战斗力他们十分清楚。

面对四五倍的敌人他们确实不敌,可一对一,大晋的军队什么时候是他们的对手了。

那些流民眼神中流露出惊恐之色。

胡人去年在北地各州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给这里的百姓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恐惧感。

胡大力想让李庭岳劝劝黄景瑜。

这两人很对胃口,这几天已经成了好朋友。

李庭岳却穆然的摇头,目光紧紧盯着战场。

胡大力不明白,为何投奔的主公会眼睁睁的看着手下的将领带兵去送死。

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

本以为遇到明主,一个为百姓做主的官,谁知道,却是一个会派手下送死的官。

天下乌鸦果然一般黑。

胡大力已经有些后悔前来投奔了,同时也想回去劝那些想来投奔的人,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咚咚咚!

沉闷的战鼓声响起,在荒野中回荡。

胡大力愕然回头,正看到李庭岳手持鼓槌,正在用力捶鼓。

“拔刀!”

随着黄景瑜的一声大喊,整齐划一的拔刀声响起,只有一声。

雪亮的刀光反射阳光,熠熠生辉。

不管对手用的是环首刀、斩马刀,还是马槊,剑戈军自始至终学的都是唐刀刀法。

教练说过:“他有万般变化,我自一刀破之。”

李庭岳曾经灌输给他们“老子天下第一”的理念已经在他们心中生了根。

也许以前不觉得,但真正面对胡人骑兵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胆怯。

“杀!”

黄景瑜举起了手里的唐刀,率先发起了冲锋。

“杀!”

五百剑戈兵士同时大喊,声音响彻荒野,飞鸟被惊起,野兽在奔走,它们仿佛也能感受到来自剑戈兵士的杀气。

战马仿佛也能感受主人的杀意,瞬间速度全开。

隆隆的蹄声踩踏地面扬起大片尘土。

匈奴骑兵也纵马杀了过来,作为自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即使没有马镫,他们骑马狂奔的速度依然不减。

纵马狂奔的两支骑兵终于冲撞到了一起。

剑戈兵士手中唐刀挥舞,彼此之间配合默契,侧面和背面完全可以放心交给战友。

匈奴骑兵则比较散乱,毫无阵型可言。

战斗在一刻钟便结束了。

结果没有出乎李庭岳的预料,他只是担心剑戈军的伤亡情况。

五百对五百,别说死十个八个,就是死一个两个都让李庭岳觉得吃亏。

剑戈兵士不管是装备还是武器都不是匈奴骑兵可以比的。

如果这样还死伤惨重,李庭岳掉头就回冯家镇,把城墙死命的往高处盖。

然后造几门大炮,关起门来当土皇帝,再也不出来掺和事情。

统计伤亡的护卫回来了,阵亡人数为零,带伤者二十四人。

听到这个消息,李庭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才有一点特种兵的样子。

胡大力已经瞪大了眼珠子,张大了嘴,差点就回不去了。

刚才的交战他全程目睹,没有一丝遗漏,在相同的人数下,在一刻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