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73章 铁鹰锐士(2/2)

郑老三把手里的弓弩交给大猛,向李庭岳提一个比较中肯的意见。

“现在让乡兵们训练就是在增强他们的体能,咱们的盔甲还没打造出来,要是加上盔甲,他们的负重还会增加,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让他们加强训练。”

李庭岳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一千乡兵他准备训练成战国时期秦国铁鹰锐士一类的特种兵。

杀神白起之所以能战无不胜,靠的就是铁鹰锐士。

在当时,还有一支特种兵名震天下,这便是当时魏国的魏武卒。

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意思是说,每个魏武卒,须披挂三重甲盔,能开十二石之弩,背五十只弩矢,手持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三天口粮,半天能长途奔袭一百多里。

阴晋之战,五万魏武卒死磕五十万秦军,以一当十不落下风。

如果没有铁鹰锐士出现,魏武卒在当时可谓所向披靡。

就是一支这么强大的军队,最终败给了白起的铁鹰锐士,被杀的干干净净。

由此可见铁鹰锐士的恐怖。

李庭岳有一段时间对古代特种兵特别痴迷,曾在图书馆查阅过大量的资料,对铁鹰锐士极为推崇。

他没有秦国的大手笔,可以从二十万人马中挑选合适的人当铁鹰锐士,他只有这一千人。

见李庭岳已经决定了,其他人也就不再说什么。

见其他人都没有反对意见,他反而好奇了。

“你们都没什么意见吗?”

“既然是公子的决定,我等自当遵从。”

黄景瑜也不知道向谁学的,竟然学会了拱手施礼。

看着老徐高深的笑容,李庭岳就是再傻也知道这都是他教的。

难怪前些天他总是去帮忙盖围墙,一群人围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商量什么,原来是这些事。

李庭岳想要说什么,却忍住了,也许,这不是一件坏事。

弓弩已经测试完成,众人对其威力都非常满意,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的事情。

商量了半天,几个人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

“你记不记得盘蛇岭?”

老徐突然插了一句嘴,看向了李庭岳。

“盘蛇岭……”

李庭岳仔细的回忆了一番,那个地方他当然记得,山崖还是他给弄塌的。

只是不知道老徐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地方。

猛然间,李庭岳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喃喃的说道:“徐叔的意思是,黑胡子的山寨?”

“不错,盘蛇岭的路既然被堵住了,自然不会再有人从那里经过,而且那里的山洞里还有煤炭,正是合适的地方。”

“可是,从冯家镇到那里的路途太远,如果翻山越岭的话,又没有合适的路……”

李庭岳知道盘蛇岭黑胡子的山寨是最合适的地方,只要找到合适的路。

他不停的来回踱步,想着办法……

其他人都不说话,都静静的看着他。

冯家镇的人没有人怀疑李庭岳的能力,能把一个又穷又破的镇子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让所有人都有饭吃,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成了冯家镇的主事人。

不仅冯家镇的人这样想,见山寨里跟着他来的兄弟都习惯了听李庭岳的话行事。

正在踱步的李庭岳自然知道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也许……”

李庭岳的目光看向了众人中身高最高的大猛和高大鹏,立刻有了主意。

他笑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个人。

一群人面面相觑,同时点头同意……

……

冯家镇的乡兵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训练和盖围墙。

只是训练的时间变长了,训练的人数也发生了变化。

开始只有两队人进山打猎,当天来回,其他几个队则训练,一天一轮换。

现在不同了,进山打猎的变成了五队人,进山的时间也变长了,四天一轮换。

而且每次进山时都携带着很多东西,重量不会少于二十斤。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山的乡兵携带的东西越来越重,一度涨到了五十斤。

冯家镇的百姓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是觉得自家的人每次回来总是极为的疲惫。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又是半个月。

天气变得更冷了,镇子南边的河已经出现了薄薄的冰层。

好在,房子已经盖好了,家家户户都有火炉,只要有吃的,乡民们才不会害怕。

这段时间倒是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客栈后院中多了一个女子的事情已经在冯家镇传开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