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5章 唐刀和弓弩(1/2)

到了这里,打铁的声音就更密集了,人也越来越多,几个乡兵去通知黄景瑜等几个队长,李庭岳则让胡子带着他去找郑老三。

如今的郑老三在盘蛇岭可谓春风得意,人人都尊敬的称呼他一声“郑老师”。

连几个队长闲暇都会叫上他喝酒。

每次喝酒,郑老三总会想起在山寨的日子。

那时的山寨又穷又破,冬天下大雪能把茅草屋压塌砸死人。

夏天下一晚上的雨后第二天不知道谁家的房子被大雨冲塌了,谁的尸体堵在了寨子口。

他郑老三有有一次可是实实在在的被倒塌的房子砸中了腿的。

每当想起这些,郑老三总忍不住唏嘘。

不过自从李庭岳来了之后,昏暗的日子总算是过去了。

山寨里盖了新房子,是用整块的石头盖的,还刷了白灰,结实着呢!再也不用担心倒塌了。

驴子还会做生意,那生意做的,比抢劫来钱都快,粮食一车一车的往寨子里拉。

兄弟们再也不会半夜被饿醒,灌一肚子凉水来充饥了。

老赖这满脸麻子的丑汉竟然还娶了婆娘了,还是俩,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郑老三因为要忙于锻造弓弩和唐刀根本没时间参加兄弟的婚礼,只能在这里也摆了一桌酒菜,举杯遥祝。

“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娶一房媳妇呢?”

一边喝酒,郑老三一边感慨,觉得照这么下去,自己说不定还真能娶了媳妇回来。

弓弩的部件都已经开了模,在他教了几遍后,乡兵们也逐渐可以上手操作了。

部件铸造出来后,还要经历一次打磨和抛光,让每一个部件都能完美的契合,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郑老三现在每天都要盯着,镔铁实在太少了,浪费不起,稍有差池就要回炉重造。

今天也不列外,他正在拿着一个浇铸坏了的部件,和一个乡兵解释其中的问题的时候,身后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三叔,好久不见了。”

“什么好久不见……”

郑老三正在分析其中的原因,听到有人和他说话,下意识的回了一句。

然后就觉得声音有些耳熟,回过头,正看到李庭岳笑眯眯的站在他身后,身边还站着一个戴着面纱的白翎羽。

“驴子,你怎么现在来了?走,咱们去外边说,这里太吵了。”

郑老三随手把手上的部件交给身边的乡兵,就拉着李庭岳向外面走去。

开模和铸造的房子是特别建造的,里面非常暖和,比加了暖气管子的房子还要热。

李庭岳是脱了皮裘进去的,可还是热的快出汗了。

白翎羽却毫无问题,好像寒冷和炎热一样,对她来说都一样,感受不到。

从铸造房出来,郑老三直接把李庭岳带到了放置弓弩和唐刀的房子。

这里全都是打造好的东西。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黄景瑜几个队长也赶了过来,见到李庭岳,同时拱手叫了声“公子”。

“辛苦各位哥哥了,咱们去看看唐刀和弓弩。”

李庭岳笑着回应,和几个人一起去看打造好的唐刀和弓弩。

一万斤镔铁实在不多,单是唐刀和弓弩就远远不够,更何况,他还画了一副盔甲的图纸,想要打造,镔铁就更不够了。

关云德的商队外出回来最少都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胡子去洛阳和武陵郡最少也要半个月才能回来,这些都需要时间,没有便捷的办法。

这里不缺炼化铁矿石的煤炭,后山的山洞里已经挖出了大量的煤,产量还不少。

只是缺少合适的挖掘方法,已经坍塌了两次了,幸好没有人受伤。

李庭岳这次除了看看打造好的唐刀和弓弩,就是来指导如何挖煤的。

这段时间,这里已经打造好了一百多柄唐刀和六十多架弓弩。

之所以会这么少,除了工艺原因外,就是人手不够,没有足够干活的人。

而且铁匠是个技术活,按照郑老三的说法,铁匠是最难学的一门技术。

现在在铸造房干活的人很少有能帮到他的人,大部分人只能打打下手,做一些后续的处理。

唐刀还比较好,不管是打造,还是后续都不难。

弓弩却比较唐刀要复杂的多,部件众多,打磨、组装都是个事儿。

李庭岳从架子上拿起一柄唐刀,手指轻轻划过刀锋,一股寒意就从手指传遍了全身。

他双手握刀,用力的劈砍了几下,就扔给了黄景瑜,让他试试。

黄景瑜试了试,就给了身边另一个队长……

等几个人都试过之后,唐刀又回到了李庭岳手中。

“如何?”

李庭岳掂了掂唐刀的分量,问他们。

“有些太轻了,分量不够呀!”

“还有,为什么刀头要做成平的,如果是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