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大破贼兵(1/2)

李岸虽是靠着父辈的荫补登上了县太爷的宝座,但他也算是一介文人。

然而在这一刻,他却像个武夫一般,手提一口朴刀,随着守城的百姓和乡兵一起,共同抵挡着贼人的进攻。

可即使这样,阳曲依旧是风雨飘摇

“大人,阳曲怕是保不住了,咱们快撤吧”

小吏跟着李岸已有些年头,他心里清楚,李岸千里为官只为求财,只要人还活着,凭借李家的权势,到哪里不还是一样所以犯不上这般拼命。

可那小吏哪里晓得,李岸之所以这样,正是为了钱

两宋三百年,文官爱财武官怕死是常态。就比如这阳曲的县太爷,若不是他把自己大半生的身家都押在了此地,你看他还能像现在这般拼命吗

答案不言而喻

再说现在阳曲不是还没被攻破吗

然而此时还真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因为那贼兵攻势不减,阳曲危在旦夕

正说话间,一贼兵手持长矛冲上了城头

有第一个登上城头的就有第二个,不大一会的功夫,呼啦啦上来二十多个贼人

看到这里,不仅那小吏有些哆嗦,就连李岸拿着朴刀的手也有些颤抖起来。幸好在这县太爷身边还有个壮汉,此刻,就见那壮汉挡在李岸身前,手起刀落,连斩数人

与此同时,城下的天公大王也瞧见了这一幕

本来在王卓带来坏消息的时候,张傲是想从阳曲撤兵,但现在他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贼兵登上阳曲城头意味着什么

阳曲破城在即

只要攻下了县城,到时候别说是朝廷的援军来了,哪怕是契丹人、党项人来了他也不惧

当下,张傲指着阳曲城头大声道:“弟兄们冲啊阳曲城破了”

贼兵一听,顿时两眼放光或许此刻在他们眼里的不是阳曲县,而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有那白花花的胸脯

落草为寇所为哪般不就是为了抢钱抢粮抢娘们吗

怀着这种心思,贼兵们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悍不惧死的朝着阳曲冲了过来

这气势,这状态,就是朝廷官军到此也为之汗颜

而此刻,李岸也已经有些麻木了。面对源源不断的贼兵,城墙上的百姓连同乡兵都已到了强弩之末

“这番苦也”

正沮丧之时,身边的小吏突然指着不远处兴奋的喊道:“大人快看,咱们的援军来啦”

李岸闻听此话,心头一震,连忙顺着小吏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就见一条火龙急速的朝着阳曲而来

“是朝廷的援军吗”

其实在这一刻,李岸有些不敢确定,眼前那火龙到底是阳曲的援军还是匪寇的后备大军

北宋末年,军纪涣散,兵匪不分,所以朝廷的官军哪会选择什么星夜驰援

不过李岸却在此刻十分镇定,就见他兴奋的朝着众人喝道:“顶住顶住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有了知县老爷的确认,城墙上守护阳曲的百姓如同吃了定心丸一样,一时间士气大振也不知他们哪里又来了力气,将那登上墙头的贼兵一一打杀了下去

可这个时候,李岸却是带着小吏悄无声息的退下城头。

能在县太爷身边侍奉多年,这小吏自然也有着过人之处。当然知道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但此时那小吏却有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心头。

“大人,朝廷的援军来了,咱们是不是应该”

李岸没有说话,只是叹了一口气,脚下根本没有停留,看其样子应该是直奔县衙。

看到县太爷的模样,小吏瞬间便明白了几分。然而还没等两人落下城头,突然听见城下有贼兵高呼:“不好朝廷的官军来了”

“嗯”

闻听此话,两人不约而同的站住了脚步

难道那火龙真的是朝廷的官军

李岸三步并作两步,快速的登上城头向远方眺望着。

此刻,就见密密麻麻的火光蜿蜒数里,犹如一条火龙直扑阳曲而来

小吏更是兴奋,指着那点点火光开始数了起来不多时心中就有了答案,朝廷的援军少说也有万人之多

“大人,咱们有救了”

李岸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又喜又惊,诸般情绪涌上心头

守城的百姓,力疲的乡兵,此刻更是欢声雷动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同一时间,刚刚如同饿虎扑羊直扑阳曲的贼兵却一个个停滞不前,即使那天公大王再怎么下令催促也无人再往前冲

“直娘贼”

张傲狠狠的啐了一口,心中明白大势已去,于是不甘心的朝着众匪下了命令:“撤”

随着天公大王的手势,围困阳曲的贼兵犹如潮水一般退去

可就在张傲骑着高头大马夺路而逃之际,东南方向,有二十余骑如同利箭一般直直插了过来

其实匪寇打仗有个特点,他们只打顺风仗,一旦逆风或者出现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