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论战(1/2)

别看大宋的国策是重文轻武,但两宋三百年,名将数不胜数。

王禀坐在那里久久没有开口,这位在真实的历史上,凭借一己之力拖住金军整个西线的老将军已然傻眼了。

此刻,他不敢再想下去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老将军看似是在否定,但心里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刘文昊在一旁又继续说道:“大人,非是学生口若悬河,请大人再想一下,假如大金对我不宣而战,那他们会有什么选择呢”

王禀的额头上渐渐的冒出了冷汗,因为事情已经摆在了眼前

如果身份变换一下,哪怕是个傻子也不会就这么轻易的让机会从自己手中溜走吧。

历史上两军交战,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例子还少吗

此刻,王禀站在花厅的屏风前,就见他紧紧的攥着双手,眉头紧皱,也不知这老将军到底又在想着什么。

俄而,就见他转过身,缓缓的点了点头:“女真人确实远比契丹人还要凶悍,真要如你所言,我大宋危矣”

自太祖皇帝开始,宋军就面临长期缺马的窘境。没办法,谁让他们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呢就算金国现在归还了六州土地,但那也只是六座空城罢了

啥都没有,还与不还有什么区别

其实大宋从上到下谁不明白骑兵的重要性

远的不说,三年前的白沟之战,如果王禀手中有骑兵,哪怕只有三千骑也不至于会败的那么惨吧

虽然现在老腌贼在太原组建了胜捷军,可是一万多的儿郎才有多少匹马

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整个胜捷军也不过才三四百匹战马而已

民间更是可怜,蔡京童贯当权,老百姓可被嚯嚯惨了

宋江等人为什么上梁山方腊等人为什么谋反还不是被这群权奸给逼得吗

众所周知,没有骑兵就只能选择被动防守,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你无法选择战略决战的地点

没有战马,你能如何

缩在城里防守

被动挨打

的确防守也是打仗的一部分,但光打防守没什么用真的能防住吗

赢了没有肉吃,输了就赔钱不仅如此,还有可能把老祖宗的地盘都输进去

但无论是大辽也好还是大金也罢,他们进攻就不一样了

赢了有钱有粮,甚至还会有大把的地盘,而输了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些资源而已,只要不伤到筋骨,明年再来一次

此消彼长之下,大宋岂能不亡

还有,宋朝的都城在汴京开封府,那里一马平川,好像是说,大宋军队可以据城防守

可真要是一旦开战,就以现在大宋从上到下丝毫没有防备之心,以及没有什么天险可守,金军长驱直入下又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大人,大理国虽然一直和我朝交好,但西夏的党项人呢如果在这个时候,党项人又来插一脚,咱们又该如何应对”

闻听此话,王禀的嘴唇突然哆嗦了起来,转瞬之间,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将军竟觉得自己的手脚有些冰凉

可即使这样,他依旧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大宋百万禁军也不是土鸡瓦狗,更不是什么软柿子”

客观上来讲,大宋军队的装备在当时来讲确实不差,而且大宋朝廷在整个历史上都算是富裕的。可就是这样,宋军的疲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两宋三百年,对外没赢过,对内没输过打外人不行,窝里斗倒是一个比一个凶

当然,这也和大宋的国策有关。

首先来说就是重文轻武,想想就连掌握军权的枢密院也不是武将担任,那还说什么

再者,大宋属于过分的中央集权制,大量地方精锐部队调往中央,边境除了西北的禁军哪里还有什么像样的军队

还有就是更戍法,这更加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因此宋军的战斗力极为低下

最后则是来自大宋民间,可以说在当时人人都不喜当兵的。

为什么百姓不待见这些武人原因不还是因为你们当兵的和那土匪没啥两样吗兵匪一家说的就是宋军

当然不可否认,大宋也有精锐主力,就比如说西北禁军。

自王文公变法以后,西军逐渐的强大起来,虽然军纪也不怎么好,但颇有战斗力。

但这支军队确切来讲是属于山地军,打西夏这样的边陲小国还能做到五五开,可是对大辽以及大金呢

答案是不行山地部队在大平原作战根本就不适应

不过在这一刻,刘文昊还真不好加以反驳,因为西军可是北宋名将和强军的摇篮

“大人,学生知道,自石敬瑭割让燕云开始,契丹人的铁骑便直驱长城,使我再无牧马之地,因此被那些蛮子压着打了百年如今契丹没落,女真崛起,但蛮夷亡我之心不得不防啊”

似乎是终于下了某种决心,就见王禀眉头紧皱,随后猛地拍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