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吴半仙(1/2)

白马山是盂县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就地理而言,此山地势险峻,是甩开滹沱河南下盂县进而西进太原的必经之路。

因此,每当灾荒之年,这白马山都少不了山贼横行。

然而自打徽宗登上皇位,童贯、蔡京之流当权以后,白马山便彻底沦为了土匪窝。

就这样,特别是每逢灾年来临之际,更是白马山人数最为鼎盛之时。

但今时不同往日,因为匪首张家兄弟都已伏诛,要不是因为三当家郑宏,或许白马山早就树倒猢狲散了。

临来孟县之前,刘文昊等人就已经做足了功课。他们知道,郑宏大有来头。

据传,此人并不是河东本地人,之所以流落到此,和那臭名昭著的花石纲则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宋代陆运﹑水运各项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如运马者称“马纲”﹐运米的称“米饷纲”。马以五十匹为一纲﹐米则以一万石为一纲。

但花石纲却不一样,这玩意是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

郑宏当年正是负责运送花石纲的制使,因在途中弄丢了花石纲,这才不得已逃到了河东。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被张家兄弟所救,无奈成了白马山的三当家。

制使是殿帅府的下级军官,就是那种出力不讨好的角色。比如说水浒中的青面兽杨志,他不就是因为弄丢了生辰纲才不得以上的梁山吗

郑宏也是一样,可他的武艺却比不了那青面兽,不过此人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的手腕不比那张家兄弟差多少,要不然,也不会被张家兄弟礼遇。

拿现在的白马山来讲,现如今,整个山寨就是他的一言堂

可这几天,郑宏却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白马山竟谣言四起

有说什么朝廷要来招安的,也有说什么朝廷要派大军来剿灭自家兄弟的

更有甚者,说什么白马山现在已经混进了朝廷的细作

郑宏心里明白,这是有人再给自己下绊子,目的就是要让白马山从内部自己乱起了,然后就这么四分五裂

可思来想去,郑宏也分不清到底是谁要和自己过不去。难道朝廷真的要打白马山的主意

想到这里,郑宏还是摇了摇头,毕竟曾经在殿帅府当差可不是白干的。或许在白马山,除了他,谁还了解大宋的禁军呢

这么说吧,大宋的禁军早已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从根上就已经烂了

说什么朝廷要派大军平灭自己,打死郑宏他也不信

因此,他先是出面好生宽慰了手下的众匪,可谁知众口铄金之下,那谣言竟愈演愈烈气的郑宏只能在私底下骂娘,这他娘的到底是哪个直娘贼玩的阴招

正当郑宏大骂特骂之际,一个虬髯大汉突然来到了近前,就见他对着郑宏说道:“哥哥,孟县来人了”

如果刘文昊等人在此的话,他们肯定能认出这虬髯大汉。此人不是那天公大王座下的先锋王卓又是何人

没想到这厮还真是命大,从崛围山逃了之后竟然又回到了白马山落草,看来他这辈子都不愿做个良民啊。

郑宏其实很多时候都瞧不起这群打家劫舍的山贼,可是既然在此落了难,又因缘际会的成了三当家,他自然也就把那股子高傲全都埋藏在了心底。

闻听王卓所说的话,他有些困惑,如今孟县早已不如当年,来不来人又怎样再说了,来人是谁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看到王卓那副模样,心知定有蹊跷,于是问道:“来者何人有何勾当”

“哥哥你莫不是忘了孟县的吴半仙”

虬髯大汉对其口中的“吴半仙”显然有些畏惧,就见他贴在郑宏的耳边又悄声道:“那老爷子来此拜访,说是有要事相商”

郑宏的瞥着三角眼,看了看面前的王卓。你小子怎么还是这般不长进一个靠算命为生的老骗子能有什么可怕之处至于这么偷偷摸摸的嘀咕吗难不成他还能听见

然而那三当家也有自己的城府,此人不喜于色,面无表情的回道:“王贤弟,现如今可是紧要之时,郑某可是听闻有细作混进了咱们白马山,所以当务之急”

不用郑宏去说,王卓也能明白。但此刻,那虬髯大汉却不为所动,就见他神神秘秘的说道:“哥哥且慢,这都是兄弟的错,没有把话说明白。吴老爷子来此,是为了那个事”

“那个事你是说”

郑宏从王卓的眼中似乎看到了希望一般,就见他猛地起身,道:“既然是老相识,那就快请老神仙过来叙叙旧”

一般说来,山贼土匪本就是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日子。上顿还是大鱼大肉,可能下顿就是剩饭窝头。

白马山什么都好,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若不是沦为土匪窝,随便一样就能够附近的山民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可这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地处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自打张家兄弟起事以来,这白马山上的收成也就渐渐不如当年。

况且历经孟县破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