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章 倒打一耙(1/2)

按照和刘文昊的约定,王卓和吴老道带着五百多喽啰来到了县城外。

而这一刻,刘文昊早已在此地等候多时。简单的布置之后,他们便装作太原府的禁军前去城下叩门。

然而,此时众人却都被那守城的士卒挡住了脚步。

看来还是刘文昊想的太过简单了一些,他觉得用太原府的名义诈开孟县城门,然后就能以迅雷之速兵不血刃的拿下赵军。

但大家怎能知晓,赵县尉也并非一个粗人,他此刻早已洞察了一切

殊不知,大宋的军队已经从根上烂了何曾有过夜间行军一说他赵军早年间好歹也是西军的一员,所以怎能不知道这其中的诡异

退一万步来讲,现在是子时,就算是急行军也不可能大半夜的出现在孟县城外吧

想通了这里,赵军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孟县的城头。然而当他俯身向下望去,特别是看到城下连绵不断的“火龙”之时,顿时又觉得,这一切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数着火把,城下此刻怕是有几千人

赵军心中暗道,虽然这些人去攻城拔寨有些困难,但要是朝廷先锋部队的话,也能说得过去。

段秋河也深以为然,可看着看着,翁婿二人则是看出了一丝端倪。

“不对朝廷真要是派来如此大军,那他们为何不扎营结寨呢”

可不是么,这么多人,那肯定是在城外扎营了,根本不可能进城

就在赵军暗生疑惑之时,从城头下跑来一个捕快。那人跑的有些慌张,没等赵军问话,他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道:“大人,刚才石捕头在县衙后宅发现了一处地道”

果然还是让那厮逃了

听罢此话,赵军下意识的和段秋河相互的看了彼此一眼。

县衙什么时候有这么一处地道的地道又通向哪里两人怎么毫不知情呢

本来按照赵军的打算,他觉得如果刘文昊等人死在了县衙,一切都好办,无非就是向朝廷请罪罢了。而且依照惯例,朝廷即使追究也不会深究。

可现在就有些棘手了

人不见了,那肯定就还活着,这要是去告发自己,后果不堪设想这些年赵军做过什么他自己心里清楚,一旦东窗事发,他焉有命在

就算他有相应的后手,可是面对此时在城下的大军,他怎能逃得出去

想着想着,赵军的额头上不知不觉布满了冷汗

不过在看到城下那蜿蜒数里的“火龙”之后,赵军眯起了双眼,心中突然暗道:不对

假如那厮从地道里跑了,他会逃到哪里去如果已经出了城的话,那肯定是往太原府的方向跑。毕竟这厮即使到太原府参自己一本,也够自己受得了

可现在城下有如此多的军队,怎么不见那厮的身影难道那小子没往太原逃还是说这所谓的大军都是那小子搞出来的

然而想到这里,赵军又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刘文昊此行孟县共带来一百多人,现在依旧还在驿站之中,而且那一百多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出城

在他身边的段秋河可没有赵军想的多,不过这老家伙的眼神确实不错,此时他突然发现,城下叩城之人有些眼熟。

“大人,那叩城的,老夫怎么越看越像白马山的匪寇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的确,假如刘文昊等人在大火燃起之时就从地道逃了,那么他们再去往白马山“借”兵,算下时间刚刚好。

娘的,打了一辈子雁,差点让那鸟儿把自己眼睛给啄瞎了

现在赵军再往城下看,即使那蜿蜒数里的“火龙”也露出不少破绽

也是,那些土匪哪有什么纪律可言让他们打家劫舍没啥问题,但要是像现在这般营造假象,他们能坚持做出来就见鬼了

赵军终于露出了笑脸,都他娘的过了半炷香的时间,那“火龙”怎么还不到自己眼前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人偷天换日欲盖弥彰

“哈哈有点意思”

赵军来了兴致,就见他转过身去,对着段秋河略有深意的说道:“既然那厮这么想玩,那本官就陪他好好的玩玩”

段秋河在赵军身边已有十年光景,此时他看着赵军的表情,听着这句话的语气,顿时明白了赵军的意思。

“大人,老夫先去驿站解决那群泥腿子如何”

两人虽是翁婿,但彼此身份毕竟在那里放着。人后称呼无所谓,但在人前,规矩还是要有的

“好那就有劳了”

赵军心情大好,不管城下现在有多少人,那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年初没有自己打开作为内应城门,他们还能进得了孟县县城

还有,赵军对于郑宏比较熟悉,他断定郑宏即使派人来孟县打秋风也不会倾巢而出,所以现在在城下的人数,充其量也就千把人。

这么点人数想要攻城,那岂不是天方夜谭

另外,就算刘文昊此时派人去往太原府求援也无所谓,一旦自己守住这城门口,那就可以顺势倒打一耙,参他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