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一触即发(1/2)

唐家寨依山而建,进出山寨只有一条大路。此刻,在寨子门前出现的匪寇足有两千多人

看到这种情形,唐德安立即对着身边的小厮吩咐道:“柱子,快去通知知寨大人”

知寨在宋朝也叫巡检司寨,一般来讲,知寨手下有着数十人到一二百人不等。

然而唐家寨却不一样,因为这里曾是太祖皇帝为收复北汉布下的棋子,所以历任知寨手中都足足有着四五百人的百战精兵。

何为百战精兵

这么说吧,通俗来讲,就是一支令行禁止的铁血军队。

可以说,只要有这么四五百人存在,那他们就完全能够扼守住此地

别说来了两千多个一盘散沙的匪盗,哪怕是昔日强横的契丹人,想要攻破唐家寨也得生生的崩坏他们的大牙

不过如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现任知寨段清手中虽有四百多兵卒,但说白了,这些兵卒哪有他们祖辈的威风

幸好唐家寨还有老爷子唐德安坐镇

唐府上下百十口人再加上唐鹏带回来的亲卫,此时就是唐家寨的主力军。

先不说唐家寨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就单单说一下此地民风彪悍,好武成风,那也是远近闻名

只是唐家寨虽然民风尚武,但正儿八经来讲,遇上如此多的匪寇也是头一遭。

按理来说,出现匪寇一事,段知寨应该早就知情了才对,可他怎么到了现在都没有来到此地布防呢

“爹,有点不对啊”

唐鹏从军十年,虽是靠着老爹的荫补当上了指挥使,但其人自然有着自己的本事。

宋朝军队的建制,一般是三人为一小队,九人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一个大队设押官、队头、副队头、左右傔旗五人作为军官,加起来共计五十人。

队头是这五十人的队长,副队头就是副队长,左右傔旗就是护旗员,另外又会从这五十人里选择一个能打的作为旗头去拿旗,还有一个军校在这五十人后面督战。

小队、中队、大队是宋军基本作战单位,队上面编制是都,两队为一都。也就是一百人,指挥官为都头。

都以上就是营,五都为一营。指挥官分为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其中,指挥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再往上就是军,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

其实在大宋年间,所谓的营基本都没有满编过。一个营最多也就是三百多人,这就是所谓的冗兵现象。

拿皇粮,吃空饷,是大宋人人知晓的潜规则

要不怎么说,大宋的军队是最没有战力的军队呢

话说远了,单说老爷子唐德安,此刻,就见他习惯性的眯起双眼,听了儿子的话,心中不免有些五味杂陈

老爷子戎马一生,征战沙场,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临阵脱逃的小人

现在还不知阳曲到底什么情况,而这姓段的竟然在此时玩起了手段

果然,外姓人真的靠不住

或许正如唐德安所想,不大一会的功夫,就见柱子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老太公,大事不妙知寨大人他、他不在”

岂止是不在,就连他手下的四百多兵卒也被他以巡视为名给带走了大半

众人听到柱子的话,脸上均露出一丝慌张。

虽然唐家寨有五百多户人家,三千多口人。可是面对此时的那些匪寇,显然根本就不够看的。

段知寨手底下的兵卒都是唐家寨的青壮,这些人不在山寨之中,还能靠谁守住寨子呢

里正唐勇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唾沫,有些颤颤巍巍的来到老爷子面前说道:“老太公,依小侄看来,咱们还是同意他们的条件吧”

“放肆”

唐鹏紧皱眉头,胜捷军虽然是老腌贼童贯刚刚组建起来的,没有和契丹人正面相抗过,但胜捷军里面可都是好儿郎,个个都是高傲的主。让他们跟匪寇低头,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山寨大门自然有人把守,一时之间,那些流寇还不至于打进寨子来。但眼前有这么多的匪寇,只依靠唐家寨这些村民乡兵来把守的话,攻破山寨怕也是迟早的事。

“且慢”

唐德安看了看长子,又居高临下的瞧了瞧山寨之外的匪寇,随后低头沉思了一下。

“去和这些好汉谈谈,看看他们到底还有什么条件”

“嗯”

唐鹏皱了皱眉,他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自己老爹到底是怎么了难道脱了戎装太久会变得没有血性要和这群腌臜低头

别说是唐鹏,就连此时他手底下那群亲卫也想不通。

“指挥使大人,这”

的确,别看此时有那么多的匪寇,他们真要是想打进来,怕也不是那么容易。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依旧被挡在寨门之外

知子莫若父,老爷子看了看唐鹏,知道儿子误会了,于是便在其耳边低语道:“万里啊,你想想咱们唐家寨怎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匪寇这么多人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