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义救侠女(1/3)
进入三伏天,寓示着炎夏将尽,凉秋待来。1;912;;5991;4;;1;19;19;19;;6;1;5;5;1;8;1;21;;6;1;9;11;09;;
虽然离八月中秋之夜还有两月多,临安及周围村镇已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而忙碌,为了不寻常的中秋之夜而忙碌。
最兴奋的当是哪些商户贩、酒肆客栈的老板们,盼新年也没有他们盼中秋那样急切而心焦的光景。
烈日当头,大地都快被烤化了,烤焦了,这样热的天气也阻挡不了他们求财的脚步。
临安街尾一座破落的酒肆内,一位衣着朴素的酒老儿摇着一把缺了几处口的蒲苇扇子,茫然的呆坐在酒肆内喃喃自语:
唉,这样的盛会又将近了,要多囤些酒才好,对,要多囤些酒。可是到哪里去弄些银两作为本钱呢?哪里才能借的到银两呢?
完,酒老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使劲的摇了几下蒲扇,又不安的站起身来在酒肆内来回的踱着步子。
酒肆的门口挂着一面招酒幡,虽然破了几处口子,但是幡上的“酒”字依然可以分辨的出来。
经过了多年的日晒雨淋,酒字的三点水变得模糊不清了,颜色淡了许多,几乎连一点水都不剩,快要干涸了,就要成为了“酉”字。唯有那幡杆还在直直得立着,像是处于江面风雨飘摇中的一面孤舟,又像似严寒酷冬中傲然挺立的寒梅,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却依然顽强的做着斗争。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看似非常脆弱,却又能时时迸发出不寻常的生命力来。
招酒幡的阴影下,斜斜的躺着一位老年乞丐,身上的衣服褴褛不堪,也正应了三伏天的穿戴。
只有乞丐腰旁的那个酒葫芦,磨得亮亮的,被透过招酒幡破洞处几缕闪动的阳光照的熠熠生辉。
老年乞丐闭着眼,像是已在梦乡,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又似在嘲笑着那发狠的太阳。于是,太阳更加发起狠来,肆虐着大地。
在老年乞丐旁三尺左右处,有一只黄狗吐着鲜红的舌头,大口的喘着气,口里不停的流着唾涎,耷拉着耳朵,呆呆的坐在屋檐下。
突然,黄狗的耳朵立了起来,朝着街尾狂吠了两声,接着痛哼了一声,夹着尾巴跑开,跑了一段距离后,又转身回头看了一眼才远远的跑去。
街尾处,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双手举着一把黄丝边的蓝色缎子大伞,伞下一位胖嘟嘟的十来岁左右的男童,手里拽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套着一条狼狗,慢慢的往街中走来。在童的两旁,两个身穿粉红衣裳的丫鬟,各执着一把粉缎扇子为男童轻轻的扇着。男童身后,三位壮汉紧紧跟随着。
童路过破落的酒肆门口看了一看,朝酒肆方向吐了一口唾沫,正要离开时,目光落到了招酒幡下躺着的老年乞丐身上,仿佛老年乞丐才是那童的兴趣所在。
童眯着那好似已经眯着的,张不开的眼,脸上带着坏笑走到老年乞丐身旁不远处,看了看乞丐,又看了看那条狼狗,口里呼喝起来:
咬他,咬他。
狼狗很听话的朝着乞丐张开口,露出尖牙,吠了两声,拖着颈项上的绳套正要扑身上前,忽然痛叫了一声,扭头快速的窜回到童的腿边,一歪身,趴在了地上,头靠着童的腿,眼里露出了乞怜,害怕的神色。
谁,给我出来。童向四周看了看,大声的喊了起来。
四周没有回应。
再不出来,我要骂你祖宗十八代了。
嘻嘻,别骂,别骂!
随着声音,一个十来岁左右的男童光着膀子,挽着裤腿,裤子上打满了补丁,摇着手从酒肆墙壁后走了出来,手中弹弓的弹袋不停的摇晃着。
死泥鳅,我就知道是你捣的鬼。
嘻嘻,少爷,什么又是我啊?
泥鳅嬉笑着走到少爷面前停了下来,一双大眼睛骨碌碌的看了看少爷身后大汉们几眼。
你刚才打坏了我的狗,快陪我。
少爷指着泥鳅大声的喊着。
嘻嘻,你怎么知道是我打的?
你手里拿着弹弓,不是你打的还是谁打的?
嘻嘻。泥鳅用手一指少爷身后的一位大汉:那个大笨牛手里也拿着弹弓呢?你怎么不是他打的?
是你,就是你打得,快陪我。
泥鳅眼睛转了转,向后面招了招手,又跑出来两个年岁相差无几的男孩手里也拿着弹弓,后面还跟着一个女孩手里拿着一枝荷叶遮阳,手里不停的转动着叶柄。
嘻嘻,他们也有弹弓,你怎么一定是我打得呢?
是你。。还有。。你们俩。
泥鳅把弹弓往那女孩手里一塞,又向另外两个男孩使了一个眼色,三把弹弓都到了女孩的手中。
嘻嘻,少爷,现在是谁打得。
少爷有些气急败坏起来,肥嘟嘟的笑脸憋的通红,回头冲着身后的大汉瞪起眼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