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三百四十一章 双输的协定〔十〕(2/2)


皇帝唯一的挡箭牌和护心镜,在一个封建而独裁的社会,这意味着什么?

还有就是,当金国特使进入了南宋的朝堂,当秦桧带着那些胥吏在冒充文武百官演戏,全世界都在看着秦桧的笑话。但此时此刻,谁能知道高宗皇帝的内心是在想些什么?

无论如何,经过了这些事情,高宗皇帝对秦桧的依仗是越来越重了。

而除了秦桧之外,还有谁,或者是哪一方能够在这个和议中得到利益?

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高宗皇帝和南宋朝廷而言,在礼仪上被金国的特使几次三番压制和凌辱,什么面子里子天朝上邦等等,都被女真人剥个清光。

这种情况,在一个极重礼仪和面子的国度,在信心上的打击是要命的。

其次,为了这一份和议。高宗皇帝和南宋朝廷可是实实在在地付出了五十万两的白银和五十万匹绢。

但实际上,这份和议只生效了还不到三个月,就被金国的完颜兀术给撕毁了,假如以时间来估算。这代价也太大了些。

既然南宋朝廷损失严重,那么金国不就赚发了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至于个中的原因,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后自有分晓。

高宗皇帝签了协议之后,如愿以偿,宣布大赦天下,并在皇宫内大摆筵席,论功行赏,热闹非凡。

在酒酣耳热之际,一份不合时宜的奏折从襄阳快马送来,上奏人是岳飞。

奏章中写道:“臣待罪二府。理有当言,不敢缄默。夫虏情奸诈,臣于面对,已尝奏陈。切惟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以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以行赏论功,取笑夷狄。”

今日之事,可忧而不可贺,勿宜论功行赏,取笑敌人。

从取笑后世到取笑敌人,岳飞对高宗皇帝的说法。言辞愈渐犀利。高宗皇帝和秦桧的反应当然是大为扫兴,恚怒不已。

相对于岳飞的上书斥驳,韩世忠的行动更加激进。他派出了一支小队,要在半途中截杀金国的特使张通古。

只要金国的特使在南宋的境内意外死亡,双方签订的和议书失踪,这议和的事情也就自然是烟消云散了。

一大帮武艺高强、身经百战的士兵埋伏在洪泽镇。每个人的头上都系上一方红领巾,诈称是红领巾大侠,准备收拾张通古。

韩世忠的安排非常精确,可恨的是军中出了奸细郝卞,那家伙胳膊肘往外拐。秘密告诉韩肖胄,韩肖胄把前往金国的路线改掉,改走张俊的防区。

韩世忠等了几天,没见到半个使者,后来才知道是郝卞搞的鬼,抓起来一刀砍了。计策扑空,韩世忠只得作罢。

对于岳飞和韩世忠的种种无礼行为,高宗皇帝非但没有怪罪下去,反而要对他们进行嘉奖。

哦,不单是岳飞和韩世忠,这回是人人有份。

赵构迅速向岳飞、韩世忠、张俊、吴玠等各大战区司令发去公文,说已经和金国签订了和议,里边没有一点过分的要求,只是把河南诸路还回来。而所有的这些,都是首相经办的,我并没有参与,也没有给国家丢脸。之所以能获得这些好处,都是因为爱卿等忠勇护国。因此要嘉奖你们。云云。

岳飞、韩世忠、张俊、吴玠这四大将、外加禁军杨沂中、已经退伍的刘光世,以及其他的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将等等,各进秩一等。

对于高宗皇帝的这个举动,绝大部分的军官们都懂,这是皇帝给的封口费,想收的收下,不想收的也得收,同时还要把嘴巴封得严严实实的。

这既是给军官们的封口费,也可以算是他皇帝自个的遮羞费,为的就要获得军方的支持。

而对于战斗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岳飞,高宗还另外亲自下了一道诏书。

在诏书中,皇帝一个劲儿表扬岳飞为宋金和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他比作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东汉的岑彭、贾复。

不但如此,在诏书的结束部分,高宗还总结道:“卿等戮力练兵,国威稍振,是致敌人革心如此”、“卿等扶危持颠之效,功有所归,朕其可忘。”。

多亏你们努力练兵,振作国威,这才彻底改变了敌人对我们的看法,现在和平既已经到来,你们功不可没,我一定不会忘记的!

送给岳飞的这顶大帽子,可费煞了高宗皇帝的不少心思。

ps:

谢谢靓女007大大、hans2006大大和嫣然一笑无间大大的评价票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