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曹操和青州兵(1/2)

武帝纪中记述:

“二年春,袭定陶。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馀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

说的极明白,吕布与陈宫领兵万余攻击曹操,而曹操“兵少”青州兵之外的操兵不足一万

明白了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想见,这位曹丞相开初打天下的兵,实在是少对于兵员的急需与渴求有多迫切而三十万青州黄巾军的归降,就是喜从天降,所以尽管他与这些黄巾余部的政治立场绝对对立,尽管在开初不听他号令,但是他也着实的不敢太过于开罪,只以软化手段着意笼络。而且,也由于青州兵固有的坚定的宗教信仰,所以,也不把他们分拨拆散给属下各部将,而是让他们独立建制。进一步的说:如果曹操得罪了这些声势浩大的青州兵,不要说没有人为他打江山,这些青州兵拼死的力道也许绝能把曹丞相的其他嫡系家底都给拼光。青州兵也许真的得罪不起

就某家自己的理解,就曹操与青州兵的“不同”与“相同”来讲,青州兵与曹丞相的关系更近似于“友军”。青州兵与曹丞相事实上是一种合作关系。既是合作,那么,有所保留是应当的,青州兵尽管被曹操长久的软化手段所感化,后来拼死效力,但是,终究有个过程,在开初的阶段未免有所保留,那么曹操统一中国的很多可以利用的机会就被有意无意的耽搁与逝去了。倘若青州兵开初就能为曹战,曹丞相早早的与袁绍展开决战,刘备会狼奔何处比如刘备所依托的刘表,早早的被曹丞相灭了,刘备会鼠窜何方江东能安然坐大么

如果曹操像袁绍一样,早早的打出反汉、判汉的旗号,铁定会得到黄巾余众的衷心支持,大业可成当然,反汉的旗号是不能争取到荀彧这些士族的支持的,更会引发他们的拼死对抗,但是,“英雄尽数屠狗辈”,底层民众中向来不乏大豪杰,真猛士,善用这些底层民众的力量,所向披靡刘邦可做榜样,朱元璋就是后学

曹操,你可惜了

因为曹操的拥汉立场,一开始就可以为之拼死效命的青州兵竟然成了“友军”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曹操与青州兵的“合作”在曹操后来征伐四方也立功殊大,这也是大不同于寻常的友军互助的,这种合作也是用宽容换来的拼死效力,与寻常的“合作”大不同。而且,这样的合作也仅限于曹丞相与青州兵的合作,换做了其他人,是不成立的。三国志臧霸传中裴松之的一段注文很说明问题:

“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曹了,臧霸所部军队徐州兵与青州兵以为曹了天要塌了,天下要大乱了,所以敲着鼓擅自离去。青州兵眼中只认曹操,不认别的什么领袖

对青州兵说了这么许多,其实就是要说一下结论:

由于曹操拥汉的政治立场,青州兵投降之初对他的帮助是有绝大的保留的,并非一开始就很大,二者之间的磨合浪费了大好光阴,失去了与强劲对手早早决战的时机,使这些对手有了坐大的时间,痛失了统一中国的时机。

曹操初次起价的本钱极少五千;二次创业的本钱更少一千

不过,曹丞相后来的军事辉煌多多,凭什么可以断定曹操在日后的扩大地盘中就不会扩充更多的军队,得到比青州兵更多的兵员,摆脱对青州兵的依赖

这个就要看看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之间中国的残破光景了。看看曹操起兵之初残破的中原是否能扩充到很多的兵,残破的中原能养活多少兵。

当时中原的残破情形曹操的蒿里行说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连年的战乱与灾荒,更加之猛烈的瘟疫肆虐,中原大地人民大批死亡,人口凋敝。地盘倒是可以凭着打胜仗扩充的,但是,作为组建军队提供军队物资的人口,却根本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得到迅速的补充的,必须有长达一代人的时间保持和平安定进行修养生息才可以做到。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原做得到么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人口五千六百五十万,到晋武帝太康元年统计人口仅余一千六百余万。这百多年中人口锐减接近四分之三。而且,西晋初年的这个数字,还是在三国鼎立期间相对和平的那六十年里修养生息后的数字,如刨除了这六十年里人口增殖的数量,那么,曹操征讨四方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又有几何中原的人口又有几何

在何新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中,提到过一个人口自然增值的规律:在没有大的天灾人祸干扰下,约30年人口增值一倍。从三国鼎立到三国归晋时长60年220280,那么,人口增长翻倍的时间窗有两个,那么,假设三国鼎立之出人口基数为一,到250年,人口基数是二;到280年人口基数就是4了。那么,可以用西晋太康元年人数倒推出三国初年的大致人口数四百万。在这四百万中包含了魏、蜀、吴三国人口。

那么魏国的人口数多少古籍通典食货给出了曹魏灭蜀后的人口数字: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曹魏灭蜀在263年,上距三国鼎立年份220年,有43年的时差,比照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中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