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内定状元?(二合一)(1/3)
“先生曾经教导过,帝王必须身正、心空、性定。所以沈忆宸能否取中状元,不能完全由朕圣裁,还得看他自己的学识跟能力。”
朱祁镇并没有把王振的恭维给当真,相反对于他曾经教导的帝王学术,更为牢记于心。
身为皇帝,不能任凭自己的喜好就做出决定,而是要考虑到大局跟平衡之道,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帝王。
“陛下圣明,奴婢深感欣慰。”
王振依旧保持着谦卑作派,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只不过嘴角还是下意识流露出一抹得意笑容。
毕竟能成为帝王师,这是份何等的荣耀?
闲谈几句后,朱祁镇继续扫视着会试杏榜,对于其中几名中试举子的名字,他也感到有些眼熟。
但如今的朱祁镇,已不是那个在太皇太后张氏庇护下的“儿皇帝”了。
正统官集团依然玩的很狂野。
建文二年庚辰科,南方江西布政司的举子,再次包揽了前三甲位置。
再下一科,永乐二年的甲申科,操作就更加过分了。
殿试前七都被江西举子包揽,并且这一科的主考官、参与读卷定名次的七名内阁大学士,也全部都是来自江西的官员。
你他娘的就算举贤不避亲,也没这样玩法的,简直就把糊弄皇帝给写在脸上,连样子都懒得装了。
强如太祖皇帝、永乐大帝,科举官员都敢明着耍猴,更何况其他承上启下的中庸皇帝?
所以明末文官集团党争玩的飞起,其实在明初就已经打下了底子,与天斗与地斗,都不如与皇帝斗,真是其乐无穷……
简单扫完杏榜,朱祁镇就交由档案处官员存档,然后下令内阁预拟乙丑科的殿试。
明朝殿试洪武年间基本上都是放在了三月初一,到了朱棣的永乐年间开始进行改制,殿试时间不再固定,从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这半个月里面,都有可能举行殿试。
再到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年间,经常把拜祭祖陵的时间也放在了三月初一,于是殿试被迫让道,奉旨移试到了三月十五。
明英宗朱祁镇继承祖制,也喜欢在三月初一拜祭祖陵,所以正统朝时期殿试,大多数时候也被推迟到了三月十五。
这种情况到了成化会宴席没兴趣,所谓的名士清流在他眼中,大多也是些沽名钓誉之辈。
正事不干,天天满口仁义道德的在那吹比,有这功夫跟他们胡吃海喝,还不如修身养性练练字。
要知道殿试这一手字的水平,很有可能在皇帝眼中决定你取中排名。清朝顺治年间一名叫做史大成的考生,就是靠着行文雅正,书法端庄秀丽,被钦点为状元及第。
就在此时,阿牛手中拿着一张请帖,慌慌张张的冲进了沈忆宸书房说道:“宸哥,这里有张请帖你快看看。”
“不就是一张请帖,这两天收的也不少了,淡定点。”
沈忆宸神色如常,从放榜自己高中会元后,这几日就收到了不少的请帖跟拜帖。
毕竟人怕出名猪怕壮,只要不傻都能明白背靠成国公府的会元价值,能与之攀上同乡或者同年的关系,日后就是一条坚实的大腿!
对于这些邀请,沈忆宸都选择婉拒了,这种时候赶着上门的,大多是些趋炎附势之辈,实在没有多少结交人脉的价值。
“不是宸哥,这张请帖不同,是锦衣卫送来的!”
锦衣卫?
听到这个名字,沈忆宸就放下了手中的墨笔,他第一反应是赵鸿杰给自己发了请帖。
不过转念一想感觉不对,以自己与赵鸿杰的关系,他要想见面,让门房通传一声就好,没必要搞请帖这种繁文缛节的操作。
但问题除了赵鸿杰,自己也不认识其他锦衣卫,为何会收到请帖?
带着这份疑问,沈忆宸接过了阿牛手中的请帖,翻开一看落款,心中猛地一惊!
因为这份请帖落款人姓名,居然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王山!
见到王山这个名字,沈忆宸第一反应是自己誊抄他罪证的事情泄露了。
毕竟那日酒醉后,王山罪证就放在书桌上面,阿牛虽说没人进过自己屋子,但沈忆宸并无百分百的把握,始终留有了隐患。
另外也有可能是赵鸿杰那边出了问题,抄家私留罪证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属于高风险操作,很难保证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疏漏。
“宸哥,怎么了?”
阿牛看到沈忆宸接过请帖后脸色就变了,有些担心的问了一句。
“没什么,让车夫准备下马车,我要出去一趟。”
不管是何原因,如今请帖已经收到,自己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根本就没得选择。
但是沈忆宸隐约觉得,应该跟王山的罪证关系不大,否则自己收到的就不是请帖,而且锦衣卫的传票了。
“知道了,宸哥。”
阿牛也意识到事情肯定是有些严重,不然以沈忆宸的定力,很难会面色如此凝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钻石王牌之重来的荣纯
Boss凶猛:老公,喂不饱
枕上香之嫡女在上
我的老婆是帝尊
太出名了也不好
文艺世界
一世神王
星途璀璨
萌宝来袭:总裁爹地太难缠(唐诗薄夜)
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