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1/2)

“这个止啊,还是和原文有关系,咱们得全面地看,这样,我在说一遍啊,你在仔细听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周老爷子抑扬顿挫地把《大学》开篇的第一章背诵了一下。老爷子的声线用来朗读这个,还真是相得益彰。

丁昕明连忙在心里记了一下。虽然周老爷子的语速很慢,他似乎也考虑到了丁昕明的状态。但是让人在短时间内记下一段话,还是太难为人了,尤其是对于丁昕明来说,并且这个还是文言文,实在是有些太过勉强了。

丁昕明只能全神贯注地去仔细聆听,以免产生什么遗漏。

这要是关键的东西没有听全,等到一会再问的时候,那不是太尴尬了么。

不过好在丁昕明不用去特意关注那些中间已经说过的东西,他只要记住他认为是核心的词汇也就可以了。

明德。亲民,至善,本末,始终,近道。

丁昕明在周老爷子说完之后,就开始默默思考着这些词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明德,是要知道好的品德么?还是说好的认知?

亲民,什么年代啊,就有亲民了。那是爱戴人民呢?还是亲自去管理人民呢?

至善,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老爷子之前说了就是向上的终点。就把它当成一个十分理想的境界就可以了。

本末、始终。那这不就是事情原本的起因和事情的结果么。为什么要区分来说呢,是状态不一样么?还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这东西如果仔细想想的话,不就是刚才在谈的因果和变化么。总感觉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啊。

近道么,肯定不是抄近道的近道,应该是相似吧,就是和道差不多了?

如果这么思考下去的话,这不和周老爷子和冯哥在这一路上讲的东西有些类似么。

丁昕明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脖颈子。然后继续思考着。

或者说。这些东西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叫法不一样。冯哥和周老爷子这一路上不就是这样吧,一个东西,这两人都能弄出好几个说法来,偏偏那说法还都挺有道理的。

那这句话的里面的意思是不是就是冯哥他们之前说的东西呢。

“老爷子,这句话是谁说的啊?”丁昕明有点好奇的问道。他想知道这人的背景故事,或许能有所收获呢。

“这个,这个好像也没有太明确的说法啊,有说是孔子的,有说是曾子的,还有人说是别的儒家先贤说的。

但是在我看来。我觉得文中的主要思想还是和曾子的思想是比较贴合的。你也知道写作文肯定得有一个中心思想是吧。

诶呀,不管怎么说,反正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学问。”周老爷子也没料到丁昕明这小子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一时之间也没摸清他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他只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做出了解答。毕竟这个好像真的没有明确的说法。

“那你觉得那个止还会是简单地停止么?”周老爷子也不再去费心研究丁昕明到底是怎么想的了,他直接把话题给带了回来。

“额,我觉得应该还会有停止的意思,但这里面应该也有到达的意思。”丁昕明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但他觉得文言文的字如果只是一个意义的话,那就不叫文言文了。要不然上学的时候为什么对上语文课感到头疼,根源就是在这里。

他倒是觉得这其中描述的东西肯定是很复杂的。肯定不会是那么简单的。

想到这里,他又瞄了一眼冯云起。

冯云起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他的状态现在和身后的宗先生有些相似,就是那种风轻云淡的感觉。

“这么理解也不是不行,如果把第一个止代入到第二个止,嗯,也有道理。”周老爷子低头想了一下,丁昕明这么去理解其实好像也能说通。

知道应到达的境界,然后先把目前自己的状态停下来,然后在按照接下来的流程走下去,然后就成道了?

也许就是这样吧,谁知道呢。

周老爷子捋着胡须,没有再去看丁昕明。他只是继续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冯哥,你之前说的那个定生慧,慧生明。也是这样的么?”丁昕明轻声问向冯云起。

刚才冯哥说的东西好像比周老爷子说得要简单一些呢。周老爷子说的那个有些太深奥了。

不过总感觉周老爷子和冯哥说的是同一个东西,又不是同一个东西,诶,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矛盾了。

“你是怎么理解这六个字的。”冯云起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发表任何自己的见解,他只是把皮球又原封不动的踢回给了丁昕明。

“坚定自己,然后就有智慧了,有智慧了,就弄明白了?是不是这样啊。冯哥。”丁昕明说完后,眨巴眨巴大眼睛,看着憨憨的。

还是冯哥说的这六个字简单,就是这么容易理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大周不良人 无限之战火纷飞 温爷家的小妖精撩翻了天 皇朝帝业 斗战主宰 临时特工 重生之超级医仙 每天都在坐等被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