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这是要搞事情(1/2)

镇长的办法是把李老太太叫来,让她把钱给陈三旺。

毕竟李梅现在是老陈家的人,这钱,真不该她拿。

孙强让人去叫老李家的人来。

自古民不与官斗,民对官都会有畏惧。

有镇长出面,再加上孙强暗暗的威胁,李老太太最终答应给钱。

不过她没有全部拿出来。

在镇长做主下,陈三旺拿了七块钱,李老太太拿三块。

另外为安抚他们也为庆祝傻儿子娶了个喜欢的媳妇,孙强非常大方地给每家三斤食品厂生产的米花糖。

当然,这些米花糖是快过期卖不出去的。

之后再让双方写了个保证,不再就此事闹。

事情就这样结束。

陈二旺他们带着米花糖回去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

装米花糖的纸袋上还印着一个大大的双喜字。

喜气没让人感觉到,讽刺意味倒是挺强的。

这整个事,让村里人茶余饭后谈了好久。

这雨一下,就下了三天。

就这样到了陈二丽跟赵三宽结婚的日子。

雨停了,陈昭昭的手伤也养好大半,而陈二牛跟江春秀还在养着。

因为养伤,他们就没有作妖。

陈昭昭的小日子过得很平静。

但老陈家一直不平静。

陈二旺他们拎回米花糖第二天,跟陈大丽定好的人家来退亲。

陈大丽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她哭得昏天黑地,但同时心里又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

她被退亲,是会被人嘲笑的事,她丢脸难过。

但这事又不怪她。

她是被她妈连累的,她也是个可怜人。

现在她没有婚约了,她可以另外选人了。

她想到了于景添。

所有被退亲的难过瞬间转变成了喜悦与希望。

她开心了,但家里其他人很不开心。

尤其江春秀,最近没有一件事顺心的,再加上腰伤痛,生活不能自理,本就不好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

当然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李老太太找了镇上领导当靠山,只退回来三块钱。

孙强还恶心人的给他们那些,猪都不愿意吃的米花糖。

江春秀并不知道退回了七块钱,至于另外四块钱,当然是陈二旺他们分了。

陈二旺跟陈大旺各分一块,剩下的就陈大伟四兄弟平分。

他们这么辛苦地跑来跑去,这钱,当然要自己收一点了,哪有全给江春秀的道理。

都有钱到手,所有他们一致隐瞒了真实的钱数。

老陈家每天鸡飞狗跳的。

还有这三天,知青点也不平静。

镇知青办王主任接到举报信后,就立即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江玉芝的行为与举报信内容完全一致,甚至有更过分的懈怠。

拿到结果后,王主任非常生气。

带人去了梨山春知青点,狠狠批评教育了江玉芝一通,给她的履历记了一笔,表现分更是扣掉了大半。

要知道,这个年代一个人的履历非常重要,被记了一笔,那就是一生的污点,将来到哪工作都会被“另眼相看”。

更重要的是,知青的表现分,那是知青回城最重要的指标。

本来,江玉芝的分数是最高的,她非常有信心拿到今年回城的名额,结果现在她的分数排到了最末。

不说今年,明年、后年都不可能拿到回城的名额。

江玉芝要气死了,气得哭了好久好久,哭得眼睛都肿了。

知青点的知青们没人安慰她,因为生她的气。

因为她,整个知青点被批评,被重点关注,所有人努力想获得的荣誉都被她给搅黄了。

他们劝过她的,可她根本不听,不在意。

本来他们知青点今年很有可能被评为先进知青点的,这样年底,能得到粮油肉糖的奖励。

更重要的是,能多获得一个回城名额。

试问所有知青,哪个不想回城?哪个不想快点回城,哪怕不能这一年走,但早走一个就能早轮到自己。

知青点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低迷。

陈二丽跟赵三宽结婚这天,村里很热闹。

几天不见的阳光都出来了。

这天陈二丽很兴奋,本来她就喜欢赵三宽期待着嫁进老赵家。

虽然出了张二丫的事让她生气、难过。

但赵三宽最终选择的是她,她是胜利者,心里那点不痛快就被压了下去。

李梅出事后,陈二丽还担心老赵家会退亲,但好在,老赵家人讲理,出事的只是她三婶,她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

再加上江春秀这几天闹得太厉害,她迫不及待离开这个家。

反观赵三宽那边,他本来就是迫不得已选择娶陈二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